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导语
鲁国庄公行将就木之际,鲁国君位的争夺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主要的两派势力分别是太子党和庆父党,太子般由其叔叔,也就是庄公的小弟季友支持;庆父是庄公的大弟弟,支持他的则是庄公的弟弟叔牙,叔牙之所以支持庆父,是因为他跟庆父是同母所生。庄公授意季友去逼死叔牙。叔牙为了保全叔孙氏一族,饮鸩而死。庆父则利用大力士圉人荦与子般的矛盾,派圉人荦杀死了子般。季友逃去了陈国,庆父拥立了闵公,闵公是哀姜陪嫁到鲁国的妹妹叔姜的二子,也是具备齐国背景的,中间庆父还去了一趟齐国去沟通汇报情况。同时,北狄与中原华夏民族的大冲突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之所以说是“大冲突”,是因为华夏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进入到鲁闵公元年
1 闵公即位
经
闵公元年
1
元年春王正月。
左传
闵公元年
1
元年春,不書即位,亂故也。
没写“公即位”,说明没有进行新君即位的典礼,由此可见鲁国当时混乱不已。最可怜的就是闵公,谥法:在国遭难曰闵,一个至多也不超过八岁的孩子。
2 齐人救邢
经
2
齊人救邢。
左传
2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酖毒,不可懷也。詩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請救邢以從簡書。」齊人救邢。
①狄,此处为赤狄,其风俗是喜好穿红色的衣服而得名。中华历史到了东周阶段,生产力长足发展,金属农具的普及等等,使得各部族之间的人口激增,所以文明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笺曰:〗顾栋高曰:「春秋之世,有赤狄、白狄,又有长狄。闵、僖之世,狄尤横。其时止称狄,未有赤、白之号。盖当时之单以狄举者,皆赤狄也。赤狄最强,合诸部为一,力大势盛,故能以兵威伐邢入卫,灭温伐周,又能仗义执言,救齐伐卫。齐、晋之强,莫之能抗也。其疆域自晋蒲屈以东,东与齐鲁卫为界,盖自平阳潞安,以及山东之境,杂居山谷,县地千里,故当日邢卫宋鲁齐晋郑诸国,胥被其患,逮鲁僖公之三十二年,而狄始乱,明年伐晋,而白狄子见获,盖其种类,自相携贰,各分部曲,势分力弱,自是而赤狄、白狄纷然见经,而狄于以不竞,犹汉之匈奴分为南北单于,而其后遂以削弱易制也。综而计之,庄公三十二年而狄伐邢,暴横中国,更三十有四年而狄有乱,赤狄、白狄始分。又三十有五年,而赤狄潞氏灭于晋,其盛衰强弱之故,岂不较然也载。晋里克之逐狄也,曰惧之而已,无速众狄,则当狄之合,狄之所以盛也。郤成子之求成于狄也,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求成于晋,则当狄之分,狄之所以衰也。春秋始书狄,而后书赤狄白狄者,盖因列国之赴告,与狄之自通于中国者而书之,皆当时之实录也。又曰潞氏在今山西潞安府,晋之灭潞也,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曲梁为今广平府永年县,盖反出其东而转攻之,则即一潞氏而疆域之广,亘千余里,且闵、僖之世,狄灭邢、灭卫、灭温、伐齐、伐鲁、伐郑、伐晋,并蹂躏王室,籍非境壤相接,何以能为患至此,则自山西以迄直隶河南,直接山东之境,皆其所出没,特其俗不城郭,就山野庐帐而居,莫能指名其何处耳。」
②豺狼,《释兽》云:“豺,狗足。”郭璞云:“脚似狗。”《说文》云:“豺,狼属,狗声。”《释兽》又云:“狼,牡獾牝狼。”舍人曰:“牡名獾,牝名狼。”陆机《毛诗义疏》云:“狼鸣能小能大,善为小儿喑声以诱人,去数十步,其猛健者,虽善用兵者不能免也。”二者皆贪残之兽,故比戎狄也。
③华夏,华、夏,皆谓中国也。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
④简书,告急文书,相当于后来的鸡毛信、六百里加急。
华夏诸部族,从很早以前就有相互救助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个从《诗经·出车》就可以看出来。
3 鲁难未已
经
3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
传
3
夏六月,葬莊公。亂故,是以緩。
①缓葬鲁庄公,国家混乱,无人主政之故。
经
4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落姑。季子來歸。
传
4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落姑,請復季友也。齊侯許之,使召諸陳,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來歸」,嘉之也。
②齐国出面平定鲁难。先是齐桓会见鲁闵公,然后是助力季友归国,三是仲孫湫来省难。
经
5
冬,齊 仲孫來。
传
5
冬,齊 仲孫湫來省難,書曰「仲孫」,亦嘉之也。
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公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君其務寧魯難而親之。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③齐国对鲁国内政的处理办法,浇水、施肥,然后静等花开。齐桓虽然也动了兼并鲁国的念头,但是被仲孫湫制止了。
导语
鲁国庄公行将就木之际,鲁国君位的争夺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主要的两派势力分别是太子党和庆父党,太子般由其叔叔,也就是庄公的小弟季友支持;庆父是庄公的大弟弟,支持他的则是庄公的弟弟叔牙,叔牙之所以支持庆父,是因为他跟庆父是同母所生。庄公授意季友去逼死叔牙。叔牙为了保全叔孙氏一族,饮鸩而死。庆父则利用大力士圉人荦与子般的矛盾,派圉人荦杀死了子般。季友逃去了陈国,庆父拥立了闵公,闵公是哀姜陪嫁到鲁国的妹妹叔姜的二子,也是具备齐国背景的,中间庆父还去了一趟齐国去沟通汇报情况。同时,北狄与中原华夏民族的大冲突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之所以说是“大冲突”,是因为华夏文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甚至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
进入到鲁闵公元年
1 闵公即位
经
闵公元年
1
元年春王正月。
左传
闵公元年
1
元年春,不書即位,亂故也。
没写“公即位”,说明没有进行新君即位的典礼,由此可见鲁国当时混乱不已。最可怜的就是闵公,谥法:在国遭难曰闵,一个至多也不超过八岁的孩子。
2 齐人救邢
经
2
齊人救邢。
左传
2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於齊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暱,不可棄也。宴安酖毒,不可懷也。詩云:『豈不懷歸,畏此簡書。』簡書,同惡相恤之謂也。請救邢以從簡書。」齊人救邢。
①狄,此处为赤狄,其风俗是喜好穿红色的衣服而得名。中华历史到了东周阶段,生产力长足发展,金属农具的普及等等,使得各部族之间的人口激增,所以文明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笺曰:〗顾栋高曰:「春秋之世,有赤狄、白狄,又有长狄。闵、僖之世,狄尤横。其时止称狄,未有赤、白之号。盖当时之单以狄举者,皆赤狄也。赤狄最强,合诸部为一,力大势盛,故能以兵威伐邢入卫,灭温伐周,又能仗义执言,救齐伐卫。齐、晋之强,莫之能抗也。其疆域自晋蒲屈以东,东与齐鲁卫为界,盖自平阳潞安,以及山东之境,杂居山谷,县地千里,故当日邢卫宋鲁齐晋郑诸国,胥被其患,逮鲁僖公之三十二年,而狄始乱,明年伐晋,而白狄子见获,盖其种类,自相携贰,各分部曲,势分力弱,自是而赤狄、白狄纷然见经,而狄于以不竞,犹汉之匈奴分为南北单于,而其后遂以削弱易制也。综而计之,庄公三十二年而狄伐邢,暴横中国,更三十有四年而狄有乱,赤狄、白狄始分。又三十有五年,而赤狄潞氏灭于晋,其盛衰强弱之故,岂不较然也载。晋里克之逐狄也,曰惧之而已,无速众狄,则当狄之合,狄之所以盛也。郤成子之求成于狄也,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求成于晋,则当狄之分,狄之所以衰也。春秋始书狄,而后书赤狄白狄者,盖因列国之赴告,与狄之自通于中国者而书之,皆当时之实录也。又曰潞氏在今山西潞安府,晋之灭潞也,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曲梁为今广平府永年县,盖反出其东而转攻之,则即一潞氏而疆域之广,亘千余里,且闵、僖之世,狄灭邢、灭卫、灭温、伐齐、伐鲁、伐郑、伐晋,并蹂躏王室,籍非境壤相接,何以能为患至此,则自山西以迄直隶河南,直接山东之境,皆其所出没,特其俗不城郭,就山野庐帐而居,莫能指名其何处耳。」
②豺狼,《释兽》云:“豺,狗足。”郭璞云:“脚似狗。”《说文》云:“豺,狼属,狗声。”《释兽》又云:“狼,牡獾牝狼。”舍人曰:“牡名獾,牝名狼。”陆机《毛诗义疏》云:“狼鸣能小能大,善为小儿喑声以诱人,去数十步,其猛健者,虽善用兵者不能免也。”二者皆贪残之兽,故比戎狄也。
③华夏,华、夏,皆谓中国也。中国而谓之华夏者,夏,大也,言有礼仪之大,有文章之华也。
④简书,告急文书,相当于后来的鸡毛信、六百里加急。
华夏诸部族,从很早以前就有相互救助的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个从《诗经·出车》就可以看出来。
3 鲁难未已
经
3
夏六月辛酉,葬我君莊公。
传
3
夏六月,葬莊公。亂故,是以緩。
①缓葬鲁庄公,国家混乱,无人主政之故。
经
4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落姑。季子來歸。
传
4
秋八月,公及齊侯盟于落姑,請復季友也。齊侯許之,使召諸陳,公次于郎以待之。「季子來歸」,嘉之也。
②齐国出面平定鲁难。先是齐桓会见鲁闵公,然后是助力季友归国,三是仲孫湫来省难。
经
5
冬,齊 仲孫來。
传
5
冬,齊 仲孫湫來省難,書曰「仲孫」,亦嘉之也。
仲孫歸,曰:「不去慶父,魯難未已。」公曰:「若之何而去之?」對曰:「難不已,將自斃,君其待之!」公曰:「魯可取乎?」對曰:「不可。猶秉周禮。周禮,所以本也。臣聞之:『國將亡,本必先顛,而後枝葉從之。』魯不棄周禮,未可動也。君其務寧魯難而親之。親有禮,因重固,間攜貳,覆昏亂,霸王之器也。」
③齐国对鲁国内政的处理办法,浇水、施肥,然后静等花开。齐桓虽然也动了兼并鲁国的念头,但是被仲孫湫制止了。
1 Listeners
27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