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导语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鲁国这个礼乐文化的标杆诸侯国,也深深地陷入了君位争夺的泥潭之中。而霸主齐桓公,虽然动了“鲁可取乎”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被仲孙湫劝住了,并建议齐国不要过多地干涉鲁国的内政,却也不能任由其发展。齐国主要是在外围布局,鲁国是可以自拔于混乱的。
春秋时代,也是一个人性解放、科技发展的时代。那么,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口也在激增。在春秋中,不乏有野生动物和人类争夺生存领地的记载,足见人类的耕地在迅速地扩展。更为严重的是,另一只文明——戎狄,这个华夏文明的北邻,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文明的大规模冲突开始出现在春秋的记载之中,而齐桓公和管仲正是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做出了巨大的功业,捍卫了华夏文明,使得中原文明得以延续并后续的历史时期逐渐拓展成为我中华文明。
晋国的国力逐渐增强,这跟晋献公大权独揽,任用贤能,积极扩张不无关系,但是晋国在强盛之下也孕育着巨大的祸乱。骊姬在优施等人的策划之下,一步一步地实施着夺权的计划。
|
进入到鲁闵公二年
1 齐人迁阳
经
闵公二年
1
二年春王正月,齊人遷陽。
齐国在扩张。阳在齐国的南边,这应该是齐国南扩。齐桓公并未采取战争的极端手段,而是逼其迁离故土,类似于今天的“强拆”,应该跟齐襄公对付纪国的手段类似。从地图上看,齐国东扩灭谭、灭遂,曾经打下来郕,接近了鲁国的都城,后经谈判齐鲁以汶水为界。南面,齐国在襄公时代灭纪,一路向南。此时的阳国在沂水流域,蒙山脚下,沂水之滨。由此可见齐国的国力,也就是齐桓霸业在管仲等人的努力之下昂扬向上。
2 舟之侨奔晋
传
闵公二年
1
二年春,虢公敗犬戎于渭汭。舟之僑曰:「無德而禄,殃也。殃將至矣。」遂奔晉。
虢国进入了“作死”倒计时,先前是神降天启,预言其灭亡。这回又近了一步,其国人也预感到了大厦将倾。很奇怪,虢公打了胜仗,为什么舟之侨是这种反应?细看地图,就会大概理解舟之侨为何如此。晋国强势,刚刚占领魏,黄河之北的土地基本上都在其控制之下了。而虢国取渭内,正是给了晋国灭它的理由。有趣的是,虢国的灭亡被铺垫地很详细,征兆不断,这正是左传作者的一种巧妙表达。
3 庄公吉禘
经
闵公二年
2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莊公。
传
闵公二年
2
夏,吉禘于莊公,速也。
①什么是吉禘?这就得说说古人的宗庙制度了。前面(详见庄二十五年)讲过,在朝堂前面,左宗庙,右社稷。所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这些庙是有排列位置的。一般是祖宗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两列纵队,所谓左昭右穆,如下图所示:
如果先人数目超出了七或五,则把最早的先人移出,其牌位“入祧”,即放到祖宗的庙里。其后逐次前移,最后空出来的,作为新丧之君的庙,称某宫。鲁国的这个就叫做庄宫。
②提前为庄公举行大祭,说明鲁国仍然处于混乱之中。
4 闵终僖及
庆父弑君,齐桓继绝。庆父连弑二君,尤其是闵公,还是一个小孩子,足见其人性灭绝。齐国上卿高係前来鲁国,平定了鲁国的内乱。但是从此季氏掌权,导致鲁国“内重”,公族的没落开始了。
经
闵公二年
3
秋八月辛丑,公薨。
4
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
5
公子慶父出奔莒。
传
闵公二年
3
初,公傅奪卜齮田,公不禁。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賊公于武闈。成季以僖公適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以賂求共仲于莒,莒人歸之。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聲也。」乃縊。
閔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齊人立之。共仲通於哀姜,哀姜欲立之。閔公之死也,哀姜與知之,故孫于邾。齊人取而殺之于夷,以其尸歸,僖公請而葬之。
①刺杀的地点——武闱,宫中的小门称之为闱,总之就是在宫里杀害了年幼的闵公。
②实施刺杀的人——卜齮,庆父还是故技重施,利用跟国君有矛盾的人来行刺国君。
③庆父之死。闵公死,僖公立,庆父也就恶贯满盈了。可以参见闵二年第一个地图,在密这个地方,庆父被逼自缢了。但是成季保存了庆父的后代,即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
④哀姜被齐人在夷地杀死,哀姜其实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和庄公的婚姻纯属于政治婚姻,庄公真正爱的人是孟任。哀姜在失望之余投向了庆父的怀抱,以至于和庆父上演了一出祸国悲剧。
4
成季之將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間于兩社,爲公室輔。季氏亡,則魯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復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⑤季友之卦与两社之间,杨注说的比较清楚。季友将成为鲁国实际的掌权人。
8
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屬僖公焉,故成季立之。
经
闵公二年
6
冬,齊 高子來盟。
公羊传
闵公二年
4
高子者何?齊大夫也。何以不稱使?我無君也。然則何以不名?喜之也。何喜爾?正我也。其正我奈何?莊公死,子般弑,閔公弑,此三君死,曠年無君。設以齊取魯,曾不興師徒,以言而已矣。桓公使高子將南陽之甲,立僖公而城魯,或曰自鹿門至于争門者是也,或曰自争門至者是也。魯人至今以为美談曰:「猶望高子也。」
国语
齐语
7
桓公憂天下諸侯。魯有夫人、慶父之亂,二君弑死,國绝無嗣。桓公聞之,使高子存之。
⑥拥立僖公,僖公的被拥立完全是因为他有一个有眼光的母亲——成风,
除掉庆父,齐桓公的贡献是巨大的,所谓“存亡继绝”,齐桓公对鲁国的公室有“继绝”之功。只是在春秋里仅仅是褒赞了来鲁国平乱的齐国上卿高係一番,却没有记载细节。
《公羊传》和《国语·齐语》有了一些记载和评论,实际上是“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
导语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鲁国这个礼乐文化的标杆诸侯国,也深深地陷入了君位争夺的泥潭之中。而霸主齐桓公,虽然动了“鲁可取乎”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被仲孙湫劝住了,并建议齐国不要过多地干涉鲁国的内政,却也不能任由其发展。齐国主要是在外围布局,鲁国是可以自拔于混乱的。
春秋时代,也是一个人性解放、科技发展的时代。那么,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口也在激增。在春秋中,不乏有野生动物和人类争夺生存领地的记载,足见人类的耕地在迅速地扩展。更为严重的是,另一只文明——戎狄,这个华夏文明的北邻,也迅速地发展起来。文明的大规模冲突开始出现在春秋的记载之中,而齐桓公和管仲正是在这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做出了巨大的功业,捍卫了华夏文明,使得中原文明得以延续并后续的历史时期逐渐拓展成为我中华文明。
晋国的国力逐渐增强,这跟晋献公大权独揽,任用贤能,积极扩张不无关系,但是晋国在强盛之下也孕育着巨大的祸乱。骊姬在优施等人的策划之下,一步一步地实施着夺权的计划。
|
进入到鲁闵公二年
1 齐人迁阳
经
闵公二年
1
二年春王正月,齊人遷陽。
齐国在扩张。阳在齐国的南边,这应该是齐国南扩。齐桓公并未采取战争的极端手段,而是逼其迁离故土,类似于今天的“强拆”,应该跟齐襄公对付纪国的手段类似。从地图上看,齐国东扩灭谭、灭遂,曾经打下来郕,接近了鲁国的都城,后经谈判齐鲁以汶水为界。南面,齐国在襄公时代灭纪,一路向南。此时的阳国在沂水流域,蒙山脚下,沂水之滨。由此可见齐国的国力,也就是齐桓霸业在管仲等人的努力之下昂扬向上。
2 舟之侨奔晋
传
闵公二年
1
二年春,虢公敗犬戎于渭汭。舟之僑曰:「無德而禄,殃也。殃將至矣。」遂奔晉。
虢国进入了“作死”倒计时,先前是神降天启,预言其灭亡。这回又近了一步,其国人也预感到了大厦将倾。很奇怪,虢公打了胜仗,为什么舟之侨是这种反应?细看地图,就会大概理解舟之侨为何如此。晋国强势,刚刚占领魏,黄河之北的土地基本上都在其控制之下了。而虢国取渭内,正是给了晋国灭它的理由。有趣的是,虢国的灭亡被铺垫地很详细,征兆不断,这正是左传作者的一种巧妙表达。
3 庄公吉禘
经
闵公二年
2
夏五月乙酉,吉禘于莊公。
传
闵公二年
2
夏,吉禘于莊公,速也。
①什么是吉禘?这就得说说古人的宗庙制度了。前面(详见庄二十五年)讲过,在朝堂前面,左宗庙,右社稷。所谓“天子七庙”,“诸侯五庙”,这些庙是有排列位置的。一般是祖宗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两列纵队,所谓左昭右穆,如下图所示:
如果先人数目超出了七或五,则把最早的先人移出,其牌位“入祧”,即放到祖宗的庙里。其后逐次前移,最后空出来的,作为新丧之君的庙,称某宫。鲁国的这个就叫做庄宫。
②提前为庄公举行大祭,说明鲁国仍然处于混乱之中。
4 闵终僖及
庆父弑君,齐桓继绝。庆父连弑二君,尤其是闵公,还是一个小孩子,足见其人性灭绝。齐国上卿高係前来鲁国,平定了鲁国的内乱。但是从此季氏掌权,导致鲁国“内重”,公族的没落开始了。
经
闵公二年
3
秋八月辛丑,公薨。
4
九月,夫人姜氏孫于邾。
5
公子慶父出奔莒。
传
闵公二年
3
初,公傅奪卜齮田,公不禁。秋八月辛丑,共仲使卜齮賊公于武闈。成季以僖公適邾。共仲奔莒,乃入,立之。以賂求共仲于莒,莒人歸之。及密,使公子魚請。不許,哭而往。共仲曰:「奚斯之聲也。」乃縊。
閔公,哀姜之娣叔姜之子也,故齊人立之。共仲通於哀姜,哀姜欲立之。閔公之死也,哀姜與知之,故孫于邾。齊人取而殺之于夷,以其尸歸,僖公請而葬之。
①刺杀的地点——武闱,宫中的小门称之为闱,总之就是在宫里杀害了年幼的闵公。
②实施刺杀的人——卜齮,庆父还是故技重施,利用跟国君有矛盾的人来行刺国君。
③庆父之死。闵公死,僖公立,庆父也就恶贯满盈了。可以参见闵二年第一个地图,在密这个地方,庆父被逼自缢了。但是成季保存了庆父的后代,即鲁国三桓之一的孟孙氏。
④哀姜被齐人在夷地杀死,哀姜其实也是一个可怜的女人。她和庄公的婚姻纯属于政治婚姻,庄公真正爱的人是孟任。哀姜在失望之余投向了庆父的怀抱,以至于和庆父上演了一出祸国悲剧。
4
成季之將生也,桓公使卜楚丘之父卜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間于兩社,爲公室輔。季氏亡,則魯不昌。」又筮之,遇大有之乾,曰:「同復于父,敬如君所。」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命之。
⑤季友之卦与两社之间,杨注说的比较清楚。季友将成为鲁国实际的掌权人。
8
成風聞成季之繇,乃事之,而屬僖公焉,故成季立之。
经
闵公二年
6
冬,齊 高子來盟。
公羊传
闵公二年
4
高子者何?齊大夫也。何以不稱使?我無君也。然則何以不名?喜之也。何喜爾?正我也。其正我奈何?莊公死,子般弑,閔公弑,此三君死,曠年無君。設以齊取魯,曾不興師徒,以言而已矣。桓公使高子將南陽之甲,立僖公而城魯,或曰自鹿門至于争門者是也,或曰自争門至者是也。魯人至今以为美談曰:「猶望高子也。」
国语
齐语
7
桓公憂天下諸侯。魯有夫人、慶父之亂,二君弑死,國绝無嗣。桓公聞之,使高子存之。
⑥拥立僖公,僖公的被拥立完全是因为他有一个有眼光的母亲——成风,
除掉庆父,齐桓公的贡献是巨大的,所谓“存亡继绝”,齐桓公对鲁国的公室有“继绝”之功。只是在春秋里仅仅是褒赞了来鲁国平乱的齐国上卿高係一番,却没有记载细节。
《公羊传》和《国语·齐语》有了一些记载和评论,实际上是“桓公闻之,使高子存之。”
1 Listeners
27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