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读记

040203-闵2-骊姬夜泣


Listen Later

导语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有一个现象非常值得深思,那就是继任者与现任者的矛盾。越是强势的领导者,与其继任者之间都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就废太子而言,也就是罢黜继任者的事情,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汉武帝的巫蛊之祸,康熙也废掉了太子等等。即便是当今的民主时代,特朗普也经常批评奥巴马的种种做法,甚至不惜牺牲美国的信用而撕毁前任签订的公约。其实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世界里,也总是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叫作“代沟”。这就是时代总在进步的一种表现,新生代总会取代老一代,这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人性使然。而我们今天所读的骊姬,就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指使一代奸雄晋献公去害自己的亲生儿子。

晋国的始封君是唐叔虞,在太原晋祠的东侧配殿里供奉的就是唐叔虞,戏剧里有一个桐叶封弟的故事。晋侯一直也是周王室的股肱近臣,到了西周末年,晋文侯——仇平定祸乱,拥立平王东迁,可谓功劳卓著。然后,晋文侯辞世之后,他的弟弟——成师及其后代逐步发起了争夺君位的战争。虽着周王室的逐渐衰落,最终曲沃代翼,小宗取代了大宗而成了晋侯。到了晋献公的时候,由于其掌握政权的合法性缺失,所以族人就不服晋献公。晋献公是个狠角色,他联合自己的大夫士蒍,诛杀了群公子。政权是巩固了,但是晋献公也同样失去了族人的佑护。从而晋国就采取了和鲁国、卫国截然不同的用人策略。鲁、卫是用人唯亲,而晋国则用人唯贤。因此,晋国在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之中才会脱颖而出,成为春秋时期最强的国家。
晋献公进入到晚年,征伐骊戎而获得了一个奇女子——骊姬。之所以说骊姬是奇女子,是因为骊姬想要夺取晋国的政权。实际上,在春秋时代女子专权也是有的,比如前面读过的芮伯万就是被其母亲驱逐,而且还战胜了秦国。再比如鲁国的夫人——文姜,也是有名的外交家。可是她们都有强大的娘家势力,而骊姬只是孤身一人,背后没有娘家人的支持。那么,她采取的策略是:①牢牢地把控住孤独的老男人晋献公,②团结晋献公周围的弄臣,③利用人性的弱点逐步地离间父子关系。首先是利用晋献公对太子的信任,劝晋襄公对太子委以重任,欲远先近,在物理空间上和心理距离上使父子疏远;然后逐步进谗言陷害太子,使父亲产生忌惮之心,从而下决心害自己的儿子。我们今天读的就是骊姬如何陷害太子申生的内容。|

进入到鲁闵公二年之骊姬夜泣

6 骊姬夜泣

①左传记载的是晋献公派太子申生去征伐东山,分别从里克的角度,从跟随太子一起出征的众大夫的角度,来阐述晋献公对太子开始进行迫害,太子申生的地位岌岌可危。

左传

闵公二年

7

晉侯使大子申生東山皋落氏里克諫曰:「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曰撫軍,守曰監國,古之制也。夫帥師,專行謀,誓軍旅,君與國政之所圖也。非大子之事也。師在制命而已,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帥師。君失其官,帥師不威,將焉用之?且臣聞皋落氏將戰。君其舍之!」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誰立焉!」不對而退。

見大子。大子曰:「吾其廢乎?」對曰:「告之以臨民,教之以軍旅,不共是懼,何故廢乎?且子懼不孝,無懼弗得立。脩己而不責人,則免於難。」

子帥師,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御戎,先友爲右。梁餘子養罕夷先丹木爲右。羊舌大夫爲尉。先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勉之!偏躬無慝,兵要遠災,親以無災,又何患焉?」狐突歎曰:「時,事之徵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則命以始;服其身,則衣之純;用其衷,則佩之度。今命以時卒,閟其事也;衣之尨服,遠其躬也;佩以金玦;棄其衷也。服以遠之,時以閟之;尨涼,冬殺,金寒,玦離,胡可恃也?雖欲勉之,可盡乎?」梁餘子養曰:「帥師者,受命於廟,受脤於社,有常服矣。不獲而尨,命可知也。死而不孝,不如逃之。」罕夷曰:「尨奇無常,金玦不復。雖復何爲?君有心矣。」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之。曰『盡敵而反』,敵可盡乎?雖盡敵,猶可内讒,不如違之。」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違命不孝,棄事不忠。雖知其寒,惡不可取。子其死之!」

大子將戰,狐突諫曰:「不可。昔辛伯周桓公云:『内寵並后,外寵二政,嬖子配適,大都耦國,亂之本也。』周公弗從,故及於難。今亂本成矣,立可必乎?孝而安民,子其圖之!與其危身以速罪也。」

②国语则详细地记录了发生派太子征伐东山以迫害太子这件事情发生的缘由,也就是骊姬通过“夜泣”向晋献公进谗言,从而使晋襄公下定决心要迫害自己的亲生儿子。

国语

晋语一

7

優施教驪姬谮申生

優施驪姬夜半而泣謂公曰:「吾聞申生甚好仁而強,甚寬惠而慈于民,皆有所行之。今謂君惑于我,必亂國,無乃以國故而行強于君。君未終命而不歿,君其若之何?盍殺我,無以一妾亂百姓。」公曰:「夫豈惠其民而不惠于其父乎?」驪姬曰:「妾亦懼矣。吾聞之外人之言曰:為仁與為國不同。為仁者,愛親之謂仁;為國者,利國之謂仁。故長民者無親,眾以為親。茍利眾而百姓和,豈能憚君?以眾故不敢愛親,眾況厚之,彼將惡始而美終,以晚蓋者也。凡民利是生,殺君而厚利眾,眾孰沮之?殺親無惡于人,人孰去之?茍交利而得寵,志行而眾悅,欲其甚矣,孰不惑焉?雖欲愛君,惑不釋也,今夫以君為,若有良子,而先喪,無章其惡而厚其敗。鈞之死也,無必假手于武王,而其世不廢,祀至于今,吾豈知之善否哉?君欲勿恤,其可乎?若大難至而恤之,其何及矣!」公懼曰:「若何而可?」驪姬曰:「君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釋君。且君其圖之,自桓叔以來,孰能愛親?唯無親,故能兼。」公曰:「不可與政。我以武與威,是以臨諸侯。未歿而亡政,不可謂武;有子而弗勝,不可謂威。我授之政,諸侯必絕;能絕于我,必能害我。失政而害國,不可忍也。爾勿憂,吾將圖之。」

驪姬曰:「以皋落狄之朝夕苛我邊鄙,使無日以牧田野,君之倉廩固不實,又恐削封疆。君盍使之伐,以觀其果于眾也,與眾之信輯睦焉。若不勝,雖濟其罪,可也;若勝,則善用眾矣,求必益廣,乃可厚圖也。且夫勝,諸侯驚懼,吾邊鄙不儆,倉廩盈,四鄰服,封疆信,君得其賴,又知可否,其利多矣。君其圖之!」公說。是故使申生東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仆人聞之,曰:「太子殆哉!君賜之奇,奇生怪,怪生無常,無常不立。使之出征,先以觀之,故告之以離心,而示之以堅忍之權,則必惡其心而害其身矣。惡其心,必內險之;害其身,必外危之。危自中起,難哉!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其言曰:『盡敵而反。』雖盡敵,其若內讒何!」申生而反,讒言作于中。君子曰:「知微。」

③国语·晋语对太子征伐东山这件事的叙述,读的时候我们可以详细地比较《国语》和《左传》行文的异同,二者遣词造句的风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左传》是经过儒家学者精心斟酌的,单就其文学性而言,《左传》的文章可谓字字珠玑、文采斐然,为后世所传颂的名篇比比皆是。

国语

晋语一

9

申生伐东山

十七年冬,公使太子伐東山里克諫曰:「臣聞皋落氏將戰,君其釋申生也!」公曰:「行也!」里克對曰:「非故也。君行,太子居,以監國也;君行,太子從,以撫軍也。今君居,太子行,未有此也。」公曰:「非子之所知也。寡人聞之,立太子之道三:身鈞以年,年同以愛,愛疑決之以卜、筮。子無謀吾父子之間,吾以此觀之。」公不說。里克退,見太子。太子曰:「君賜我以偏衣、金玦,何也?」里克曰:「孺子懼乎?衣躬之偏,而握金玦,令不偷矣。孺子何懼!夫為人子者,懼不孝,不懼不得。且吾聞之曰:『敬賢于請。』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處父子之間矣。」

太子遂行,狐突御戎,先友為右,衣偏衣而佩金玦。出而告先友曰:「君與我此,何也?」先友曰:「中分而金玦之權,在此行也。孺子勉之乎!」狐突嘆曰:「以庬衣純,而玦之以金銑者,寒之甚矣,胡可恃也?雖勉之,可盡乎?」先友曰:「衣躬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勉之而已矣。偏躬無慝,兵要遠災,親以無災,又何患焉?」至于稷桑人出逆,申生欲戰。狐突諫曰:「不可。突聞之:國君好艾,大夫殆;好內,適子殆,社稷危。若惠于父而遠于死,惠于眾而利社稷,其可以圖之乎?況其危身于狄以起讒于內也?」申生曰:「不可。君之使我,非歡也,抑欲測吾心也。是故賜我奇服,而告我權。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譖在中矣,君故生心。雖蝎譖,焉避之?不若戰也。不戰而反,我罪滋厚;我戰死,猶有令名焉。」果敗稷桑而反。讒言益起,狐突杜門不出。君子曰:「善深謀也。」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春秋左传读记By 刘立勋


More shows like 春秋左传读记

View all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by 书生大漠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1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