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046礼拜攻势(下)


Listen Later

相比于麦克阿瑟的桀骜不驯,出身于西点军校的李奇微要显得冷静沉稳很多,他喜欢亲临前线,实地了解对手的战略战术。中国军队的任何攻势,无论参战兵力规模有多大,战斗持续的最长时间是八天。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后世的军事研究者们开始把这种现象称为礼拜攻势。这八天是由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能力决定的。由于美军的空中封锁和自身补给手段的原始,在战役开始之前,依赖人力畜力补给的中国军队只能为每位士兵提供大约一个星期的粮食和弹药。


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有枪、有子弹、有手榴弹、有背包、有水壶,每个战士身上最少平均八十斤左右。还有干粮袋——干粮袋是五斤,有炒米、有炒面、有压缩饼干,水壶最起码得装满,每个士兵带四颗手榴弹,子弹是一百五十发,再加上步枪的重量,这就是够你十天生活的物资。那个时候,晚上就没有睡过觉,顶多是你走一段路,累的时候,背包往下一褪,就躺在地上枕个背包,休息个一两个小时就走了,根本就没有说住在住户的家里,把铺盖打开,休息一晚上,因为没有这个时间。”


中国士兵必须把所有的补给都扛在身上,一旦粮食弹药消耗完毕,再凌厉的攻势也只能停止。


“根本就没有吃的,都说一把炒面一把雪,那个时候炒面绝对没有,都是去老百姓家里要。那个时候,部队一去老百姓都跑了,把老百姓的粮食弄过来,打张条子,现在,在我们占领的这边后来都还给人家了,在朝鲜南方那就不知道怎么还给人家了,也不知道那张条子人家有没有保存。把人家的粮食给拿走,写上条子——条子上写明说拿了多少多少斤粮食,就放在那儿了。那个时候,人没有吃的、枪没有子弹,就是到了这么个程度。”


“炒面断了,雪也没有了,前线的雪都是黑颜色的,炮弹打、飞机炸,崩起来的黑泥土落到雪里,雪一化化成水,再一冻冻成冰,但是里面的泥土出不来,在战斗的前线,你想一把炒面再想吃把雪都是不容易的。那时候,部队里大部分人都饿得得了夜盲,一个排里能有五六个人天一黑以后都是夜盲。什么是夜盲呢?就是最多能看到这个墙跟前,如果在那站个人,看着就像是个木头桩子,走到跟前或者那个人动了,才知道这是个人,就好像下大雾看不清对面有什么东西,但是感觉到有人。晚上行军那更不行了,怎么办呢?谁能看得见,就把背包绳解下来绑到腰上,后边一个人牵一个人,背包绳长,一个班就这样牵着走。”


李奇微终于在纷乱的朝鲜战局中理出了头绪,如何才能验证这种现象呢?那就放几条猎犬去探探虚实吧。一九五一年一月十五日,也就是彭德怀命令中国军队全线停止追击的一个星期后,李奇威亲自命名的“猎犬行动”开始实施了。猎犬行动的意思是像猎狗一样跑上去,主动寻找正在物资短缺困境中的中国军队,把他们死死缠住。


美军在少量坦克的引导下,用汽车搭载士兵,采取小股多路的方式,在宽大的正面进行小规模的试探进攻。李奇微表情依旧严峻的对即将出发的小分队成员们说道,“不是都在问联合国军该怎么办吗?依我看,出路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By 暮鼓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