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读记

051901-僖19-宋(襄)执滕子


Listen Later

1 宋(襄)执滕子

首先,看看宋国和东夷诸国之间的关系。

0519-僖19-宋-邾-曹-滕-鄫

东夷一直是农桑重地,在文献中被周王室称为“帛谷臣”。《后汉书·东夷列传》也有一些西周至春秋时期有关东夷的记述。东夷在殷商时期就反抗不断,商纣也因为征东,而被周武趁虚而入灭掉。西周初期周公就有征东的记载,武庚、管蔡联合东夷叛乱,周公平乱用了三年的时间。后来,把伯禽封在东边,也是替周朝管治东夷。所以春秋早期,东夷诸国都要朝鲁,“有事”也找鲁国来处理,这里在《春秋左传》中记述不断。之后整个西周对东夷的战争也是不断,比如班簋铭文就记录了周穆王指派毛班征东夷。

0519-僖19-班簋


0519-僖19-班簋铭文


总而言之,东夷地区一直属于被镇压的地区。在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比较顺服,而一旦中央统治力薄弱时,东夷又总是起来闹。因此在历史上,戎狄在西在北,战力比较强大,中原国家总是以防为主;而东夷在东在南,虽然战力比较弱,但是总是起来闹,中原国家以压服为主,逐渐将其融合,彻底成为了“自己人”。那么在东周时期,东夷还是“闹”为主的。在齐桓霸政的末期,东夷就开始“闹”起来了。宋襄公是由“图霸”之志的,所以他“平齐”之后,自然也就要“平夷”,而他的霸主人设也就在平夷的过程当中崩了。

經·僖公十九年·1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人執滕子 嬰齊
傳·2
人執滕宣公

这一经一传是说宋襄公拘禁了滕国的国君。问题在《春秋》的记述上出现了滕子的名字——婴齐。《春秋》记述的范例是“执诸侯不书名”,一般都是某人执某X(爵位名)。这里却反常出现了名字。杜预的解释是“书名及不书名,皆从赴”,就是记载名字与否,跟宋国送给鲁国史官的通报有关系,你通报了名字我就记下。前面我们彩蛋里讲过,称名有贬损的意味,所以《正义》解释为宋襄公通报滕子的名字,有“宋公欲重其罪”的意思。

为什么要“执”滕子?后面《左传》记录了一段子鱼发对宋襄公的话,给出了滕子和鄫子遭宋襄公迫害的原因,所谓“一会而虐二国之君”,杜预给出了解释。从前面看,宋襄平齐,发出了平齐的号召之后,响应的有曹、卫、邾、鲁,滕国没有响应。这都是滕子被虐的缘由,滕子再出现是僖二十二年,跟从宋襄公伐郑,可能是臣服了宋襄而被释放回国了。但是,鄫子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春秋左传读记By 刘立勋


More shows like 春秋左传读记

View all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by 书生大漠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1 Listeners

天真不天真 by 杨天真本真

天真不天真

27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