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2 宋襄围曹
經·2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
春秋时期,但凡诸侯相会,盟主,即“侯伯”也就是霸主,要给与会者“致礼”,所在地的主人要负责提供给养。今番在曹国的南部,宋襄公组织诸侯相会,曹国国君只是派个大夫参加,应付了事,而且没有“致饩”,显然是“虽与盟而心犹不服。”因此,才有了秋天的宋襄围曹。
經·4
秋,宋人圍曹。
傳·5
宋人圍曹,討不服也。子魚言於宋公曰:“文王聞崇德亂而伐之①,軍三旬而不降。退脩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②。詩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③。’今君德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無闕而後動。”
①文王伐崇曹国不服,宋襄公因此讨伐曹国。可是又打不下来,子鱼就劝宋襄公,以文王伐崇的典故给宋襄公一个台阶。
②因垒而降何为垒?孔颖达给出了解释,“垒,壁也。军营所处,筑土自卫,谓之为垒。”
③诗·大雅·思齐zhāi这首诗,用于祭祖典礼中赞美周朝初始三代女祖的美德。文王之母叫大任,文王之妻叫大姒。「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嗣,继承。徽音,美好德范。百斯男,百男,所谓“文王百子”,生了一百个儿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诗的第二章,就是后世所谓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宗元。
宋襄公执滕子,围曹是以武力立威,这已经去齐桓霸业的原则甚远了。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足以让天下诸侯震惊。
3 用牲鄫子
經·3
鄫子會盟于邾。己酉,邾人執鄫子,用之。
用,就是祭祀。鄫子被“用”,就是活人祭祀。从西周到此时,三百多年了,用活人祭祀,还是诸侯级别的鄫子,这太残忍了,宋襄公的霸主人设彻底的崩塌了。
事情的缘由是“鄫子不及曹南,而至於邾国,盖宋公知其在邾,故使邾子执之。”鄫子开会迟到了,没想到迟到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鄫子对自己的岳父都代答不理的,这回却碰到了活阎王。
之所以用“用”这个字眼儿,杜预说是“鄫虽失大国会盟之信,然宋用之,为罚已虐,故直书用之,言若用畜产也。”《正义》更是“恶其无道,直书用之,言其若用畜牲”,“亦所以恶邾也”。邾国也不是好东西,所以鲁国总是收拾它。
傳·3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屬東夷。司馬子魚曰:“古者六畜xù不相爲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敢用人乎?祭祀以爲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齊桓公存三亡國以屬諸侯,義士猶曰薄德,今一會而虐二國之君,又用諸淫昏之鬼,將以求霸,不亦難乎?得死爲幸。”
次睢之社,“次谓水旁也。”睢是河流,名曰睢水。“妖神而谓之社”。杜预的解释是“此水次有妖神,东夷皆社祀之,盖杀人而用祭。”《左传》的解释很明确,杀人祭祀是为了“以属东夷”,属音煮,“训聚也。杀鄫子以惧东夷,使东夷聚来归己也”。齐桓公是以德来使诸侯归附,而宋襄公是以殷商杀活人祭祀的恐怖手段,所以子鱼批评他。
子鱼给出了当时祭祀活动的原则,即“六畜不相为用”。
《尔雅·释畜》马、牛、羊、豕、犬、鸡,谓之“六畜”。《周礼》谓之“六牲”。养之曰畜,用之曰牲,其实一物也。“六畜不相为用”,祭祀之礼,六种畜牲不能互相替代,比如该用马则不能替之以羊,该用什么就用什么。“小事不用大牲”,也是进一步阐明此意。“淫昏之鬼”是指“次睢之社”,不是周社。子鱼又拿宋襄公跟齐桓公比较,明确地指出宋襄公如此求取,霸业非但不成,恐难保善终。“得死”就是善终的意思。
2 宋襄围曹
經·2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
春秋时期,但凡诸侯相会,盟主,即“侯伯”也就是霸主,要给与会者“致礼”,所在地的主人要负责提供给养。今番在曹国的南部,宋襄公组织诸侯相会,曹国国君只是派个大夫参加,应付了事,而且没有“致饩”,显然是“虽与盟而心犹不服。”因此,才有了秋天的宋襄围曹。
經·4
秋,宋人圍曹。
傳·5
宋人圍曹,討不服也。子魚言於宋公曰:“文王聞崇德亂而伐之①,軍三旬而不降。退脩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②。詩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③。’今君德無乃猶有所闕,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無闕而後動。”
①文王伐崇曹国不服,宋襄公因此讨伐曹国。可是又打不下来,子鱼就劝宋襄公,以文王伐崇的典故给宋襄公一个台阶。
②因垒而降何为垒?孔颖达给出了解释,“垒,壁也。军营所处,筑土自卫,谓之为垒。”
③诗·大雅·思齐zhāi这首诗,用于祭祖典礼中赞美周朝初始三代女祖的美德。文王之母叫大任,文王之妻叫大姒。「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嗣,继承。徽音,美好德范。百斯男,百男,所谓“文王百子”,生了一百个儿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诗的第二章,就是后世所谓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宗元。
宋襄公执滕子,围曹是以武力立威,这已经去齐桓霸业的原则甚远了。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足以让天下诸侯震惊。
3 用牲鄫子
經·3
鄫子會盟于邾。己酉,邾人執鄫子,用之。
用,就是祭祀。鄫子被“用”,就是活人祭祀。从西周到此时,三百多年了,用活人祭祀,还是诸侯级别的鄫子,这太残忍了,宋襄公的霸主人设彻底的崩塌了。
事情的缘由是“鄫子不及曹南,而至於邾国,盖宋公知其在邾,故使邾子执之。”鄫子开会迟到了,没想到迟到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鄫子对自己的岳父都代答不理的,这回却碰到了活阎王。
之所以用“用”这个字眼儿,杜预说是“鄫虽失大国会盟之信,然宋用之,为罚已虐,故直书用之,言若用畜产也。”《正义》更是“恶其无道,直书用之,言其若用畜牲”,“亦所以恶邾也”。邾国也不是好东西,所以鲁国总是收拾它。
傳·3
夏,宋公使邾文公用鄫子于次睢之社,欲以屬東夷。司馬子魚曰:“古者六畜xù不相爲用,小事不用大牲,而況敢用人乎?祭祀以爲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誰饗之?齊桓公存三亡國以屬諸侯,義士猶曰薄德,今一會而虐二國之君,又用諸淫昏之鬼,將以求霸,不亦難乎?得死爲幸。”
次睢之社,“次谓水旁也。”睢是河流,名曰睢水。“妖神而谓之社”。杜预的解释是“此水次有妖神,东夷皆社祀之,盖杀人而用祭。”《左传》的解释很明确,杀人祭祀是为了“以属东夷”,属音煮,“训聚也。杀鄫子以惧东夷,使东夷聚来归己也”。齐桓公是以德来使诸侯归附,而宋襄公是以殷商杀活人祭祀的恐怖手段,所以子鱼批评他。
子鱼给出了当时祭祀活动的原则,即“六畜不相为用”。
《尔雅·释畜》马、牛、羊、豕、犬、鸡,谓之“六畜”。《周礼》谓之“六牲”。养之曰畜,用之曰牲,其实一物也。“六畜不相为用”,祭祀之礼,六种畜牲不能互相替代,比如该用马则不能替之以羊,该用什么就用什么。“小事不用大牲”,也是进一步阐明此意。“淫昏之鬼”是指“次睢之社”,不是周社。子鱼又拿宋襄公跟齐桓公比较,明确地指出宋襄公如此求取,霸业非但不成,恐难保善终。“得死”就是善终的意思。
1 Listeners
27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