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诗属于“小学二年级古诗过关篇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是描写送别的。
开篇明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杜少府到蜀州任职。少府是官名,这里的之字,是到、去、去往的意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两句诗从出发之地当时唐代首都长安城写起,直接把视线拉远到了蜀地。
城阙,指是出发地长安。为什么说是长安呢,因为这个城阙被三秦护卫着。三秦是指古代长安城外围的关中之地,秦朝末年,项羽大败秦国,把关中分为三个区,并分别封给了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这些地方为“三秦”。
五津,指的是四川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两句诗里用三秦指代出发地长安城,用五津指代目的地蜀州。
两句诗都是倒装写法。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从三秦之地护卫的长安城,遥望风与云雾笼罩的有五津之地的蜀州。
下两句直接进入了送别,首先写的是离别的时候在想着些什么。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跟您分别的时候,我特别能够理解您在离别时的思绪,因为,咱们都是都是离家做官的人。意,在这里代表思绪。宦游,宦,本意是帝王贵族的下属仆人,后来就可以与官员通用,官宦,就代表官员了。但如果是宦官,那么,指的就是太监这一特殊群体了。宦游,就是离家出外做官。
全诗的后四句,就是安慰朋友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四海之内,全天下,全国的范围。
天涯,天涯海角,都指的是极远之地。
无为,没必要。歧路,岔路。古人送别一般都是送出城外,在进入大路的岔路口处正式分别。
沾巾,巾指的是衣服和布做的腰带。哭泣的时候,用衣服和腰带擦眼泪,这一情景称为沾巾。
这四句的意思是:
咱们知己好友同在这个四海之内,即使远隔天涯海角,咱们的心还是如同住在一起的邻居一样,不曾远离。
所以,咱们不需要在分别的路口,跟那些小儿女小孩子一样哭泣。
本诗属于“小学二年级古诗过关篇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是描写送别的。
开篇明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别杜少府到蜀州任职。少府是官名,这里的之字,是到、去、去往的意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这两句诗从出发之地当时唐代首都长安城写起,直接把视线拉远到了蜀地。
城阙,指是出发地长安。为什么说是长安呢,因为这个城阙被三秦护卫着。三秦是指古代长安城外围的关中之地,秦朝末年,项羽大败秦国,把关中分为三个区,并分别封给了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这些地方为“三秦”。
五津,指的是四川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两句诗里用三秦指代出发地长安城,用五津指代目的地蜀州。
两句诗都是倒装写法。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从三秦之地护卫的长安城,遥望风与云雾笼罩的有五津之地的蜀州。
下两句直接进入了送别,首先写的是离别的时候在想着些什么。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跟您分别的时候,我特别能够理解您在离别时的思绪,因为,咱们都是都是离家做官的人。意,在这里代表思绪。宦游,宦,本意是帝王贵族的下属仆人,后来就可以与官员通用,官宦,就代表官员了。但如果是宦官,那么,指的就是太监这一特殊群体了。宦游,就是离家出外做官。
全诗的后四句,就是安慰朋友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海内,四海之内,全天下,全国的范围。
天涯,天涯海角,都指的是极远之地。
无为,没必要。歧路,岔路。古人送别一般都是送出城外,在进入大路的岔路口处正式分别。
沾巾,巾指的是衣服和布做的腰带。哭泣的时候,用衣服和腰带擦眼泪,这一情景称为沾巾。
这四句的意思是:
咱们知己好友同在这个四海之内,即使远隔天涯海角,咱们的心还是如同住在一起的邻居一样,不曾远离。
所以,咱们不需要在分别的路口,跟那些小儿女小孩子一样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