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2 乞师伐齐
0526-僖26-穀
齐国一年之内,两次伐鲁。鲁国是不堪其扰,自己又没有力量抵御,因此向楚国求助。
①如楚乞师
經·僖公二十六年·5
公子遂如楚乞師。
公子遂,名字被记载到经文上,可见是鲁国的卿。实际上随行的复职是大名鼎鼎的臧文仲,可见鲁国对于这次乞师非常重视。乞,杜注为“不保得之辞”,正义解释说“乞则自我之心,得否在于彼国。乞者,执谦之意,不保必得之辞”,一个乞字道了鲁国之难,也道出了处世之难。一个“要饭”,一个“坐牢”,世人在所难免。
傳·僖公二十六年·4
東門襄仲、臧文仲如楚乞師。臧孫見子玉而道之伐齊、宋,以其不臣也。
东门襄仲就是公子遂,遂是其名,襄是其谥号,仲是其字。东门又是什么?杜注说是“襄仲居东门,故以为氏”。郑玄解释说“军将皆命卿,古者军将盖为营治于国门,故鲁有东门襄仲,宋有桐门右师,皆为上卿为军将者也。臧文仲即后一句的臧孙,全称是臧孙辰,他是副使,是以《春秋》经上未书其名。臧文仲是有名的说客,曾经说服齐桓公赈济鲁灾,所以这次也是他主说楚令尹子玉,传文里交代说服楚国伐齐、宋,原因是齐、宋不臣于楚。子玉同意了鲁国的请求,这样一来,宋国却倒霉了,平白无故地“躺枪”了。本来宋成公上任之初就朝楚,缓和了楚宋的关系,也向楚国表示了臣服,没想到鲁、齐关系恶化竟然牵连到了他的头上。为什么臧文仲要伐齐却把宋国也捎上呢,其实是跟宋国的地理位置有关系。郑国、宋国都是战略要地,也就是楚国进取中原必争之地,所以捎上宋国,才会说服楚国出兵伐齐。
②取谷逼齐
經·僖公二十六年·7·2
公以楚師伐齊,取穀。
楚国就占领了谷地,做了一番部署,把谷地作为一个钉子,楔在齐国边上。传文详细地记述了楚国的战略部署。
傳·僖公二十六年·6·2
公以楚師伐齊,取穀。凡師,能左右之曰以。寘桓公子雍於穀,易牙奉之以爲魯援。楚 申公叔侯戍之。桓公之子七人,爲七大夫於楚。
楚国借着为鲁僖公出气的名号,占领了谷地。谷地在齐、卫、鲁三家交界之处,战略意图明显。又把齐桓公的儿子雍安置在谷,让易牙辅佐他。杜注解得真切,“雍本与孝公争立,故使居穀以逼齐”,齐国从此如芒在背,受其牵制。
經·僖公二十六年·8
公至自伐齊。
鲁僖公以臣服与楚国的代价,牵制住了齐国,暂获安宁。
3 楚人灭夔
0526-僖26-夔
經·僖公二十六年·6
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
夔国在楚国西北的山中,传文给出了楚国灭夔的因由。
傳·僖公二十六年·5
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 成得臣、鬭宜申帥師滅夔,以夔子歸。
原来,夔是楚的同宗,杜注说熊摯是嫡子,因为有病没有获得继承权,所以才有夔子的那番话。从这段来看,楚国在强大的外表之下,也是暗流涌动,嗣位夺权的争斗也一样纷乱不已。
4 楚人伐宋
0523-僖23-缗
經·僖公二十六年·7·1
冬,楚人伐宋,圍緡。
緡在鲁、宋、曹的交界处,联系伐齐取谷的部署,就不难理解楚国为何要围取緡。当然也就知道了,对于楚国,要北进中原,宋国是必取之地。
傳·僖公二十六年·6·1
宋以其善於晉侯也,叛楚即晉。冬,楚令尹子玉、司馬子西帥師伐宋,圍緡。
宋国当然不会坐等楚国来吃掉自己,他向晋国求助,所谓传文中的“叛楚即晋”。因此,楚国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出兵伐宋。这才引起了春秋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晋楚城濮之战。
2 乞师伐齐
0526-僖26-穀
齐国一年之内,两次伐鲁。鲁国是不堪其扰,自己又没有力量抵御,因此向楚国求助。
①如楚乞师
經·僖公二十六年·5
公子遂如楚乞師。
公子遂,名字被记载到经文上,可见是鲁国的卿。实际上随行的复职是大名鼎鼎的臧文仲,可见鲁国对于这次乞师非常重视。乞,杜注为“不保得之辞”,正义解释说“乞则自我之心,得否在于彼国。乞者,执谦之意,不保必得之辞”,一个乞字道了鲁国之难,也道出了处世之难。一个“要饭”,一个“坐牢”,世人在所难免。
傳·僖公二十六年·4
東門襄仲、臧文仲如楚乞師。臧孫見子玉而道之伐齊、宋,以其不臣也。
东门襄仲就是公子遂,遂是其名,襄是其谥号,仲是其字。东门又是什么?杜注说是“襄仲居东门,故以为氏”。郑玄解释说“军将皆命卿,古者军将盖为营治于国门,故鲁有东门襄仲,宋有桐门右师,皆为上卿为军将者也。臧文仲即后一句的臧孙,全称是臧孙辰,他是副使,是以《春秋》经上未书其名。臧文仲是有名的说客,曾经说服齐桓公赈济鲁灾,所以这次也是他主说楚令尹子玉,传文里交代说服楚国伐齐、宋,原因是齐、宋不臣于楚。子玉同意了鲁国的请求,这样一来,宋国却倒霉了,平白无故地“躺枪”了。本来宋成公上任之初就朝楚,缓和了楚宋的关系,也向楚国表示了臣服,没想到鲁、齐关系恶化竟然牵连到了他的头上。为什么臧文仲要伐齐却把宋国也捎上呢,其实是跟宋国的地理位置有关系。郑国、宋国都是战略要地,也就是楚国进取中原必争之地,所以捎上宋国,才会说服楚国出兵伐齐。
②取谷逼齐
經·僖公二十六年·7·2
公以楚師伐齊,取穀。
楚国就占领了谷地,做了一番部署,把谷地作为一个钉子,楔在齐国边上。传文详细地记述了楚国的战略部署。
傳·僖公二十六年·6·2
公以楚師伐齊,取穀。凡師,能左右之曰以。寘桓公子雍於穀,易牙奉之以爲魯援。楚 申公叔侯戍之。桓公之子七人,爲七大夫於楚。
楚国借着为鲁僖公出气的名号,占领了谷地。谷地在齐、卫、鲁三家交界之处,战略意图明显。又把齐桓公的儿子雍安置在谷,让易牙辅佐他。杜注解得真切,“雍本与孝公争立,故使居穀以逼齐”,齐国从此如芒在背,受其牵制。
經·僖公二十六年·8
公至自伐齊。
鲁僖公以臣服与楚国的代价,牵制住了齐国,暂获安宁。
3 楚人灭夔
0526-僖26-夔
經·僖公二十六年·6
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
夔国在楚国西北的山中,传文给出了楚国灭夔的因由。
傳·僖公二十六年·5
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 成得臣、鬭宜申帥師滅夔,以夔子歸。
原来,夔是楚的同宗,杜注说熊摯是嫡子,因为有病没有获得继承权,所以才有夔子的那番话。从这段来看,楚国在强大的外表之下,也是暗流涌动,嗣位夺权的争斗也一样纷乱不已。
4 楚人伐宋
0523-僖23-缗
經·僖公二十六年·7·1
冬,楚人伐宋,圍緡。
緡在鲁、宋、曹的交界处,联系伐齐取谷的部署,就不难理解楚国为何要围取緡。当然也就知道了,对于楚国,要北进中原,宋国是必取之地。
傳·僖公二十六年·6·1
宋以其善於晉侯也,叛楚即晉。冬,楚令尹子玉、司馬子西帥師伐宋,圍緡。
宋国当然不会坐等楚国来吃掉自己,他向晋国求助,所谓传文中的“叛楚即晋”。因此,楚国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出兵伐宋。这才引起了春秋第一次大规模战役——晋楚城濮之战。
1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