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进入到鲁僖公二十七年
1 鲁人伐杞
經·僖公二十七年·1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來朝。
傳·僖公二十七年·1
二十七年春,杞桓公來朝。用夷禮,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杞本旧国,隐四年入春秋,春秋多称杞伯,偶书「杞子」。为什么把“杞伯”贬称“杞子”呢?《曲礼下》云:「其子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可是有趣的是,就这么一个东夷小国的国君杞桓公,却是在位七十年,到襄六年才书葬,这是一个长寿的人。这个论在位时间,恐怕杞桓公要排第一。
經·僖公二十七年·4
乙巳,公子遂帥師入杞。
傳·僖公二十七年·3
秋,入杞,責無禮也。
此与桓二年传「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九月,入杞,讨不敬也」同。小国不容易混,不朝大国要挨揍,朝不明白也要挨揍。
进入到鲁僖公二十七年
1 鲁人伐杞
經·僖公二十七年·1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來朝。
傳·僖公二十七年·1
二十七年春,杞桓公來朝。用夷禮,故曰子。公卑杞,杞不共也。
杞本旧国,隐四年入春秋,春秋多称杞伯,偶书「杞子」。为什么把“杞伯”贬称“杞子”呢?《曲礼下》云:「其子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可是有趣的是,就这么一个东夷小国的国君杞桓公,却是在位七十年,到襄六年才书葬,这是一个长寿的人。这个论在位时间,恐怕杞桓公要排第一。
經·僖公二十七年·4
乙巳,公子遂帥師入杞。
傳·僖公二十七年·3
秋,入杞,責無禮也。
此与桓二年传「秋七月,杞侯来朝,不敬。杞侯归,乃谋伐之。九月,入杞,讨不敬也」同。小国不容易混,不朝大国要挨揍,朝不明白也要挨揍。
1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