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⑥践土会盟
經·僖公二十八年·8
五月癸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
癸丑,初六,战后第44日。经文中诸侯的班次是“会”之班次,以国之强弱大小为序。还有一种班次是“盟”之班次,以姬之同姓为先,异姓在后。在定四年《左传》讨论过践土会盟,说“盟之载书”所记述的班次为盟之班次。
傳·僖公二十八年·3·4
晉師三日館、穀,及癸酉而還。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踐土。
杜注解释说“馆,舍也。”晋军原地驻扎,大宴三天,“食楚军穀三日。”五月初二(己巳)作战,初三、四、五进行馆、谷,初六(癸丑)班师。甲午日是五月二十七,到达衡雍,现在河南省新乡市下辖原阳县附近。衡雍在春秋时是郑国的地方,离周王室亦近,所以周襄王“闻晋战胜,自往劳之,故为作宫。”因为根据周礼,诸侯觐见周王要“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宫不是宫殿,而是“壝wěi土为埒liè,以象墙壁也”,修建一圈矮墙。晋文公就在这里觐见周襄王。觐礼比较复杂,需要一个司仪。一方是周天子,一方是诸侯的霸主,所以司仪也不能是一般的卿大夫,参照了晋文侯觐见周平王的标准,当时的司仪是郑武公,因此就选用郑文公来担任司仪。
鄉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爲楚師既敗而懼,使子人九行成于晉。晉 欒枝入盟鄭伯。五月丙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
在城濮大战之前,也就是三月,郑文公曾经出兵助楚。等到楚兵败城濮,吓坏了的郑文公赶紧派子人九向晋国求和。子人为氏,九是名,是郑厉公的弟弟语的后代。晋国派栾枝“入盟”郑国,晋文公和郑文公在五月初九(丙午)于衡雍结盟。司仪就位,可以朝觐周襄王了。
丁未,獻楚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鄭伯傅王,用平禮也。
五月初十,献俘于周襄王,规模很大。驷介是全副武装的战车,四马披上护甲。徒兵是步兵,千人队列。郑文公做司仪,采用当年周平王策命晋文侯时候的礼仪。
己酉,王享醴,命晉侯宥。
五月十二,周襄王举行宴会,招待晋文公,同时又送上了厚礼。
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爲侯伯,
命贵卿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即诸侯的霸主。
賜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賁三百人,
策命的同时周襄王给与相应“侯伯”的赏赐。《礼记》里面记载“大辂者,天子之车也,则所以赠诸侯也。”《周礼》里面记载“王有五路”: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此处的大辂就是金路,用于封赏同姓。戎路就是战车。二辂各有其服装与配备,故称大辂之服,戎辂之服。
彤弓,玈弓是指弓上漆的颜色,彤为红色,玈是黑色。每张弓配箭一百支。根据《周礼》的记述有“六弓”之说,每种弓有不同的功用。王弓、弧弓,用于射甲革;夹弓、庾弓,用于射鸟兽者;唐弓、大弓,用于赠给学射者、使者和劳者。晋文公就属于劳者,所谓”勤劳王事“者。箭也分为八种,有”八矢“之说。枉矢、絜xié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bó矢用诸弋yì射。恒矢、庳矢用诸散射。散射主要是射礼或练习射术,此处的彤矢和玈矢就是散射用的箭。这是《考工记》里面弓的图示
这是箭的示意图
秬jù鬯chàng一卣yǒu,秬是黑色的小米,鬯是香酒,由秬混合香草而酿成的。卣是盛酒之器皿。下图是出土的卣
给物之外,又给了三百“虎贲”勇士,虎贲的意思就是士之勇猛如虎之奔。
曰:“王謂叔父:‘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tì王慝。’”晉侯三辭,從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覲。
接着强调侯伯的责任,所谓“王谓叔父”。一是敬服王命;二是以绥四国,绥是安定,四国即四方诸侯;三是糾逖tì王慝,纠是绳之以法,逖是远,慝是恶,大概意思就是“有恶於王者,纠而远之”。其实中心思想就是‘尊王“,承认周王室的地位。
晋文公礼让三次,接受策命,表态要“尊王”。敢是敬语虚词,稽首是大礼,要“首至地”。丕是长久,显是明,显赫的意思,丕显是形容“休命”的。休命就是赐命、策命。晋文公表示要奉行和宣扬周王长久而又显赫的策命。三觐就是三次觐见周襄王,(丁未)献俘、(己酉)王享、受策。
衞侯聞楚師敗,懼,出奔楚,遂適陳,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
再回到卫成公这条线,他从襄牛继续南逃楚国,跑到陈国的时候,派大夫元咺恭奉叔武去参加践土会盟。叔武是卫成公的弟弟,兄弟关系应该不错,因此被卫成公选为摄政。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践土会盟的经文里卫国的国君是“卫子”,这个卫子就是代兄摄政的叔武,否则就是“卫侯”了。
解释完卫子,传文记述的就是践土会盟。
癸亥,王子虎盟諸侯于王庭,
癸亥,五月二十六日,由王子虎主持各方诸侯在践土王庭会盟。践土会盟的时间、地点。接下来是“要言”,也就是盟会各方约定的内容。
要言曰:“皆獎王室,
奖,成也。辅助周王室。
無相害也!
不要互相伤害。
有渝此盟,
如果背弃盟约,则给出了惩罚诅咒。
明神殛jí之,俾隊其師,無克祚國,及而玄孫,無有老幼。”
殛是诛杀。俾是使之如何如何。队是坠落。克是能够。祚是君位享国。玄孙是指整个的子孙后代。
君子謂是盟也信,謂晉於是役也,能以德攻。
君子又出来评价了践土会盟符合信义,肯定了晋可贵之处,就是德攻。晋文公霸业的基调仍然是仁德。
經·僖公二十八年·9
陳侯如會。
陈国叛离楚国阵营。
經·僖公二十八年·10
公朝于王所。
鲁僖公朝见周襄王。
⑥践土会盟
經·僖公二十八年·8
五月癸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
癸丑,初六,战后第44日。经文中诸侯的班次是“会”之班次,以国之强弱大小为序。还有一种班次是“盟”之班次,以姬之同姓为先,异姓在后。在定四年《左传》讨论过践土会盟,说“盟之载书”所记述的班次为盟之班次。
傳·僖公二十八年·3·4
晉師三日館、穀,及癸酉而還。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踐土。
杜注解释说“馆,舍也。”晋军原地驻扎,大宴三天,“食楚军穀三日。”五月初二(己巳)作战,初三、四、五进行馆、谷,初六(癸丑)班师。甲午日是五月二十七,到达衡雍,现在河南省新乡市下辖原阳县附近。衡雍在春秋时是郑国的地方,离周王室亦近,所以周襄王“闻晋战胜,自往劳之,故为作宫。”因为根据周礼,诸侯觐见周王要“为宫方三百步,四门”,宫不是宫殿,而是“壝wěi土为埒liè,以象墙壁也”,修建一圈矮墙。晋文公就在这里觐见周襄王。觐礼比较复杂,需要一个司仪。一方是周天子,一方是诸侯的霸主,所以司仪也不能是一般的卿大夫,参照了晋文侯觐见周平王的标准,当时的司仪是郑武公,因此就选用郑文公来担任司仪。
鄉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爲楚師既敗而懼,使子人九行成于晉。晉 欒枝入盟鄭伯。五月丙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
在城濮大战之前,也就是三月,郑文公曾经出兵助楚。等到楚兵败城濮,吓坏了的郑文公赶紧派子人九向晋国求和。子人为氏,九是名,是郑厉公的弟弟语的后代。晋国派栾枝“入盟”郑国,晋文公和郑文公在五月初九(丙午)于衡雍结盟。司仪就位,可以朝觐周襄王了。
丁未,獻楚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鄭伯傅王,用平禮也。
五月初十,献俘于周襄王,规模很大。驷介是全副武装的战车,四马披上护甲。徒兵是步兵,千人队列。郑文公做司仪,采用当年周平王策命晋文侯时候的礼仪。
己酉,王享醴,命晉侯宥。
五月十二,周襄王举行宴会,招待晋文公,同时又送上了厚礼。
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爲侯伯,
命贵卿策命晋文公为“侯伯”,即诸侯的霸主。
賜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賁三百人,
策命的同时周襄王给与相应“侯伯”的赏赐。《礼记》里面记载“大辂者,天子之车也,则所以赠诸侯也。”《周礼》里面记载“王有五路”: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此处的大辂就是金路,用于封赏同姓。戎路就是战车。二辂各有其服装与配备,故称大辂之服,戎辂之服。
彤弓,玈弓是指弓上漆的颜色,彤为红色,玈是黑色。每张弓配箭一百支。根据《周礼》的记述有“六弓”之说,每种弓有不同的功用。王弓、弧弓,用于射甲革;夹弓、庾弓,用于射鸟兽者;唐弓、大弓,用于赠给学射者、使者和劳者。晋文公就属于劳者,所谓”勤劳王事“者。箭也分为八种,有”八矢“之说。枉矢、絜xié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鍭矢用诸近射、田猎。矰矢、茀bó矢用诸弋yì射。恒矢、庳矢用诸散射。散射主要是射礼或练习射术,此处的彤矢和玈矢就是散射用的箭。这是《考工记》里面弓的图示
这是箭的示意图
秬jù鬯chàng一卣yǒu,秬是黑色的小米,鬯是香酒,由秬混合香草而酿成的。卣是盛酒之器皿。下图是出土的卣
给物之外,又给了三百“虎贲”勇士,虎贲的意思就是士之勇猛如虎之奔。
曰:“王謂叔父:‘敬服王命,以綏四國,糾逖tì王慝。’”晉侯三辭,從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揚天子之丕顯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覲。
接着强调侯伯的责任,所谓“王谓叔父”。一是敬服王命;二是以绥四国,绥是安定,四国即四方诸侯;三是糾逖tì王慝,纠是绳之以法,逖是远,慝是恶,大概意思就是“有恶於王者,纠而远之”。其实中心思想就是‘尊王“,承认周王室的地位。
晋文公礼让三次,接受策命,表态要“尊王”。敢是敬语虚词,稽首是大礼,要“首至地”。丕是长久,显是明,显赫的意思,丕显是形容“休命”的。休命就是赐命、策命。晋文公表示要奉行和宣扬周王长久而又显赫的策命。三觐就是三次觐见周襄王,(丁未)献俘、(己酉)王享、受策。
衞侯聞楚師敗,懼,出奔楚,遂適陳,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
再回到卫成公这条线,他从襄牛继续南逃楚国,跑到陈国的时候,派大夫元咺恭奉叔武去参加践土会盟。叔武是卫成公的弟弟,兄弟关系应该不错,因此被卫成公选为摄政。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践土会盟的经文里卫国的国君是“卫子”,这个卫子就是代兄摄政的叔武,否则就是“卫侯”了。
解释完卫子,传文记述的就是践土会盟。
癸亥,王子虎盟諸侯于王庭,
癸亥,五月二十六日,由王子虎主持各方诸侯在践土王庭会盟。践土会盟的时间、地点。接下来是“要言”,也就是盟会各方约定的内容。
要言曰:“皆獎王室,
奖,成也。辅助周王室。
無相害也!
不要互相伤害。
有渝此盟,
如果背弃盟约,则给出了惩罚诅咒。
明神殛jí之,俾隊其師,無克祚國,及而玄孫,無有老幼。”
殛是诛杀。俾是使之如何如何。队是坠落。克是能够。祚是君位享国。玄孙是指整个的子孙后代。
君子謂是盟也信,謂晉於是役也,能以德攻。
君子又出来评价了践土会盟符合信义,肯定了晋可贵之处,就是德攻。晋文公霸业的基调仍然是仁德。
經·僖公二十八年·9
陳侯如會。
陈国叛离楚国阵营。
經·僖公二十八年·10
公朝于王所。
鲁僖公朝见周襄王。
1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