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 全面理解诗歌,了解背景线索,不仅限于写作手法
* 诗歌在场景背景上的细微转换
* 古代贵族妇女的礼服文化
* 对比杜甫的《丽人行》诗歌深入品读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偕老: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副: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
▷笄(音jī):簪。
▷六珈:笄饰,用玉做成。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举止雍容华贵、落落大方,象山一样稳重、似河一样深沉。佗音tuó。
▷象服:是镶有珠宝绘有花纹的礼服。
▷宜:合身。
▷子:指宣姜。
▷淑:善。
▷云:句首发语词。
▷如之何:奈之何。
▷玼(音此):花纹绚烂。
▷翟(dí):绣着山鸡彩羽的象服。
▷鬒(音诊):黑发。
▷髢(音敌):假发。
▷瑱(音tiàn):充耳,冠冕上垂在两耳旁的玉。
▷象:象牙。
▷揥(音替):剃发针,发钗一类的首饰。一说可用于搔头。
▷扬:额。
▷且:助词,无实义。
▷皙(音xī):白净。
▷胡:何,怎么。
▷而:如、象。
▷瑳(音搓):玉色鲜明洁白。
▷展:古代后妃礼见王或宾客的礼服。
▷絺(音吃):细葛布。
▷绁袢(xiè pàn):夏天穿的亵衣、内衣。
▷清:指眼神清秀。
▷扬:指眉宇宽广。
▷颜:额。引申为面容、脸色。
▷展:乃,一说“诚”,的确。
▷媛:美女。
“发端一语忽提‘君子偕老’,几与下文词义不相连属。”—【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君子偕老》这首诗歌下文都是在描述宣姜华丽的衣装和仪态,而发端的第一句却莫名的来了一句“君子偕老”,如果我们仔细品读,似乎会觉得这一句与下文的内容都没有意义上的连续性。
“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宣姜的仪态像高山那样的稳重、像河水那样凝静,用于形容仪容姿态之隆重、华美。
“袆是王后之服,而诸侯夫人得服之者,盖嫁摄盛之礼,明此诗为宣姜初至时作矣。”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袆衣”,也就是“象服”,一般是王后所穿的礼服,而宣姜这样的诸侯夫人穿着这样的礼服,一般只有在出嫁这样非常隆重的场合,这里也再次点明了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描写宣姜初嫁到卫国时的情景。
“翟衣,祭服。刻绘为翟雉之形而彩画之以为饰也。”—【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翟衣是绘有野鸡纹饰的华丽礼服,是用于祭祀的。
“言服翟衣事神明,必其德足当之,非谓姜有其德也,何如而可以事天?何如而可以事帝?此刺姜令自思。”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宣姜初婚穿着翟衣祭祀神明,最重要的是她的德性必须要足够匹配,而诗歌第一段就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子之不淑”,宣姜缺乏美德,所以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虽然看似赞美,但实在疑问反问,宣姜这样的无德之人有什么资格被称为天仙帝女呢?又有什么资格去祭祀天地祖先呢?
“首章之末云:‘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责之也,二章之末云:‘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问之也,三章之末云:‘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惜之也,辞益婉而意益深矣。”—【宋】东莱吕氏
【大白话】
诗歌每段的最后一句,从第一段的“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直接责备宣姜不淑;到第二段的“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疑问反问宣姜的德行;再到最后一段的“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充满怜惜同情;讽刺的意味越来越隐晦减弱,而同情怜悯之意却慢慢增加,可见诗人也是有感情的,不单单是挖苦讽刺,也对宣姜这位绝世美人的遭遇和不幸所深感同情,用辞越来越委婉,而情意越来越深。
【对比阅读诗歌——丽人行】
《丽人行》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下期预告
053《鄘风•桑中》想唱就唱,唱你所想
《桑中》这首诗歌虽然简单,但非常特别,历来被称为“无题诗始祖”。如果以民间传唱歌谣的角度去理解的话,我们看到它非常特别的一面,有虚有实,交错变化。“实”的是它的主旨是关于爱情的,“虚”的是诗歌里的地方、人名都是虚指,是歌唱者可以自己随意更改的。由此诗延伸,我们来聊一聊无题诗的魅力所在。
4.7
33 ratings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 全面理解诗歌,了解背景线索,不仅限于写作手法
* 诗歌在场景背景上的细微转换
* 古代贵族妇女的礼服文化
* 对比杜甫的《丽人行》诗歌深入品读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鄘风•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偕老: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到老。
▷副: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
▷笄(音jī):簪。
▷六珈:笄饰,用玉做成。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举止雍容华贵、落落大方,象山一样稳重、似河一样深沉。佗音tuó。
▷象服:是镶有珠宝绘有花纹的礼服。
▷宜:合身。
▷子:指宣姜。
▷淑:善。
▷云:句首发语词。
▷如之何:奈之何。
▷玼(音此):花纹绚烂。
▷翟(dí):绣着山鸡彩羽的象服。
▷鬒(音诊):黑发。
▷髢(音敌):假发。
▷瑱(音tiàn):充耳,冠冕上垂在两耳旁的玉。
▷象:象牙。
▷揥(音替):剃发针,发钗一类的首饰。一说可用于搔头。
▷扬:额。
▷且:助词,无实义。
▷皙(音xī):白净。
▷胡:何,怎么。
▷而:如、象。
▷瑳(音搓):玉色鲜明洁白。
▷展:古代后妃礼见王或宾客的礼服。
▷絺(音吃):细葛布。
▷绁袢(xiè pàn):夏天穿的亵衣、内衣。
▷清:指眼神清秀。
▷扬:指眉宇宽广。
▷颜:额。引申为面容、脸色。
▷展:乃,一说“诚”,的确。
▷媛:美女。
“发端一语忽提‘君子偕老’,几与下文词义不相连属。”—【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君子偕老》这首诗歌下文都是在描述宣姜华丽的衣装和仪态,而发端的第一句却莫名的来了一句“君子偕老”,如果我们仔细品读,似乎会觉得这一句与下文的内容都没有意义上的连续性。
“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宣姜的仪态像高山那样的稳重、像河水那样凝静,用于形容仪容姿态之隆重、华美。
“袆是王后之服,而诸侯夫人得服之者,盖嫁摄盛之礼,明此诗为宣姜初至时作矣。”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袆衣”,也就是“象服”,一般是王后所穿的礼服,而宣姜这样的诸侯夫人穿着这样的礼服,一般只有在出嫁这样非常隆重的场合,这里也再次点明了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描写宣姜初嫁到卫国时的情景。
“翟衣,祭服。刻绘为翟雉之形而彩画之以为饰也。”—【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翟衣是绘有野鸡纹饰的华丽礼服,是用于祭祀的。
“言服翟衣事神明,必其德足当之,非谓姜有其德也,何如而可以事天?何如而可以事帝?此刺姜令自思。”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宣姜初婚穿着翟衣祭祀神明,最重要的是她的德性必须要足够匹配,而诗歌第一段就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子之不淑”,宣姜缺乏美德,所以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虽然看似赞美,但实在疑问反问,宣姜这样的无德之人有什么资格被称为天仙帝女呢?又有什么资格去祭祀天地祖先呢?
“首章之末云:‘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责之也,二章之末云:‘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问之也,三章之末云:‘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惜之也,辞益婉而意益深矣。”—【宋】东莱吕氏
【大白话】
诗歌每段的最后一句,从第一段的“子之不淑,云如之何”,直接责备宣姜不淑;到第二段的“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疑问反问宣姜的德行;再到最后一段的“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充满怜惜同情;讽刺的意味越来越隐晦减弱,而同情怜悯之意却慢慢增加,可见诗人也是有感情的,不单单是挖苦讽刺,也对宣姜这位绝世美人的遭遇和不幸所深感同情,用辞越来越委婉,而情意越来越深。
【对比阅读诗歌——丽人行】
《丽人行》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下期预告
053《鄘风•桑中》想唱就唱,唱你所想
《桑中》这首诗歌虽然简单,但非常特别,历来被称为“无题诗始祖”。如果以民间传唱歌谣的角度去理解的话,我们看到它非常特别的一面,有虚有实,交错变化。“实”的是它的主旨是关于爱情的,“虚”的是诗歌里的地方、人名都是虚指,是歌唱者可以自己随意更改的。由此诗延伸,我们来聊一聊无题诗的魅力所在。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