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带读|全诗翻译逐字解释

(058)精读:《赏牡丹》 唐·刘禹锡|全诗翻译逐句解释


Listen Later

本诗属于“小学二年级古诗过关篇目”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古诗词中描写植物的篇章非常多,想要有创意的写好一种花其实特难的。这首诗的构思比较巧妙,写的是赏牡丹,但诗人开篇描写的却是另外两种广受欢迎的花朵,整篇用了拟人的写法来写花,不去用力描写花的样子,而是探寻花的性格。而对主角牡丹来说,作者的主要写法是衬托,通过写别的花,来对比烘托牡丹。

妖无格,净少情,这是作者对另外两种名花的描写。芍药,妖艳妩媚,但过于柔弱,无格,没有骨格,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与风骨格调。

芙蕖,咱们刚刚读过采莲曲,知道芙蓉、莲花、荷花都是非常相似的植物。芙蕖则是荷花的又一种称谓,不过,一般特指盛开的荷花。荷花生于水中,自然是净的,这里的净字,本意指的是洁净,但也可以引申为清冷安静,无情,少了人情味,少了亲切感。

这无格与少情是与谁比较的呢,当然是本诗的主角牡丹花了。下两句作者开始写牡丹,但是作者仍然不去直接描写牡丹的样子或者性格,它直接用了别人对它的赞美来描写它。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相比那些花来说,唯有,只有牡丹花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国色。国色,原意是形容一个国家中最美的女子,但在这里就用来形容牡丹花在花中称王。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美丽到什么程度呢?当它开花的时候,整个京城的人都惊动了,争先恐后的来观赏牡丹。最后一句正好扣了“赏牡丹“的题目。

全诗没有一句正面描写牡丹花的外表,但全诗下来,牡丹花花中王者,全城空巷赏牡丹的情形跃然纸上,十分生动。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免费】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带读|全诗翻译逐字解释By 愚者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