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卫风•硕人]
* 卫庄姜婚礼车服盛大,礼仪细备
* 文学上的绝妙维度切换
* 齐国邦国之富裕,随嫁媵妾、媵臣之盛
* 古典诗词中叠词之美
* 对于婚姻本质的反思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敖敖:修长高大貌。
▷说(shuì):通“税”,停车。
▷农郊:近郊。
▷四牡:驾车的四匹雄马。有骄:骄骄,强壮的样子。
▷朱幩(fén):用红绸布缠饰的马嚼子。
▷镳镳(biāo):盛美的样子。
▷翟茀(dífú):以雉羽为饰的车围子。翟,山鸡。茀,车蔽。
▷夙退:早早退朝。
▷河水:特指黄河。
▷洋洋:水流浩荡的样子。
▷北流:指黄河在齐、卫间北流入海。
▷活活(guō):水流声。
▷施:张,设。
▷罛(gū):大的鱼网。
▷濊濊(huò):撒网入水声。
▷鱣(zhān):大鲤鱼。
▷鲔(wěi):鲟鱼。一说鲤属。
▷发发(bō):鱼尾击水之声。一说盛貌。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菼(tǎn):初生的荻。
▷揭揭:长貌。
▷庶姜:指随嫁的姜姓众女。
▷孽孽:高大的样子,或曰盛饰貌。
▷士:从嫁的媵臣。
▷有朅(qiè):朅朅,勇武貌。
“说,当作襚,衣服曰襚。此言庄姜始来,更正衣服于卫近郊。”—【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说”通“襚”字,是穿衣服装之意,庄姜刚到卫国,在卫国的近郊休整一番,并更换婚礼的礼服。
“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马高六尺以上。” —《春秋公羊传》
【大白话】
天子乘坐马车的马匹称之为龙,高七尺以上,而诸侯则是六尺的马。
“礼,夫人至,大夫皆郊迎。” —《春秋公羊传》
【大白话】
先秦的礼仪中,国君夫人嫁到本国,在近郊休整的时候,士大夫们都要到郊外去迎接,拜见国君夫人。
“谓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无使君劳于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意思是让卫国的大夫早点退朝,不要让卫庄公劳于政事,而耽误了与庄姜婚礼相亲之事。
“齐地广饶,而夫人之来,士女姣好,礼仪盛备如此。”—【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不单单庄姜自己美貌非凡,车服礼仪盛大华丽,连随她一起陪嫁过来的“媵妾”也是美丽姣好,随从男子也都是英勇雄壮,可见庄姜的娘家,也就是齐国的国力之强盛,邦国之富裕。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青青河畔草》
【大白话】
河边的草地草儿青绿一片,园中茂盛的柳树郁郁葱葱。站在绣楼上的那位女子体态盈盈,她靠着窗户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她打扮得红装艳丽,伸出纤细白嫩的手指扶着窗儿向远方盼望她的亲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大白话】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大白话】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大白话】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诗中叠字大都以状词居多,有状形者、有状声者。当单字不足以尽其态,则重言以发之,盖写物抒情,两字相叠,能使兴会与神情一起涌现。”—【清】顾炎武《日知录》
【大白话】
诗歌中的叠字大多是状语,有的用来形容事物,有的用来形容声音,当一个字形容不足以表达情绪,就使用重复的叠字修饰,感情就显得更强烈,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在修辞上也更形象、更具有活力。
知识拓展
▷叠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而构成的词,古人叫“叠字”,我们现在称之为“叠词”。叠词的使用,一方面是让语句更富有韵律节奏,另一方面则往往是因为一个字形容不足以表达情绪,就使用重复的叠词修饰,感情就显得更强烈,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在修辞上也更形象、更具有活力。
下期预告
065《国风•卫风•氓》(一)
《氓》这首诗歌,历来对它的解读,几乎都认为这是一首弃妇诗,痴情女子被负心汉抛弃却得不到同情,但其实仔细品读诗歌,或许也并非完全简单化地去解读,下期林栖就和你一起来看一看《氓》这首诗歌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7
33 ratings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卫风•硕人]
* 卫庄姜婚礼车服盛大,礼仪细备
* 文学上的绝妙维度切换
* 齐国邦国之富裕,随嫁媵妾、媵臣之盛
* 古典诗词中叠词之美
* 对于婚姻本质的反思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敖敖:修长高大貌。
▷说(shuì):通“税”,停车。
▷农郊:近郊。
▷四牡:驾车的四匹雄马。有骄:骄骄,强壮的样子。
▷朱幩(fén):用红绸布缠饰的马嚼子。
▷镳镳(biāo):盛美的样子。
▷翟茀(dífú):以雉羽为饰的车围子。翟,山鸡。茀,车蔽。
▷夙退:早早退朝。
▷河水:特指黄河。
▷洋洋:水流浩荡的样子。
▷北流:指黄河在齐、卫间北流入海。
▷活活(guō):水流声。
▷施:张,设。
▷罛(gū):大的鱼网。
▷濊濊(huò):撒网入水声。
▷鱣(zhān):大鲤鱼。
▷鲔(wěi):鲟鱼。一说鲤属。
▷发发(bō):鱼尾击水之声。一说盛貌。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菼(tǎn):初生的荻。
▷揭揭:长貌。
▷庶姜:指随嫁的姜姓众女。
▷孽孽:高大的样子,或曰盛饰貌。
▷士:从嫁的媵臣。
▷有朅(qiè):朅朅,勇武貌。
“说,当作襚,衣服曰襚。此言庄姜始来,更正衣服于卫近郊。”—【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说”通“襚”字,是穿衣服装之意,庄姜刚到卫国,在卫国的近郊休整一番,并更换婚礼的礼服。
“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马高六尺以上。” —《春秋公羊传》
【大白话】
天子乘坐马车的马匹称之为龙,高七尺以上,而诸侯则是六尺的马。
“礼,夫人至,大夫皆郊迎。” —《春秋公羊传》
【大白话】
先秦的礼仪中,国君夫人嫁到本国,在近郊休整的时候,士大夫们都要到郊外去迎接,拜见国君夫人。
“谓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无使君劳于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意思是让卫国的大夫早点退朝,不要让卫庄公劳于政事,而耽误了与庄姜婚礼相亲之事。
“齐地广饶,而夫人之来,士女姣好,礼仪盛备如此。”—【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不单单庄姜自己美貌非凡,车服礼仪盛大华丽,连随她一起陪嫁过来的“媵妾”也是美丽姣好,随从男子也都是英勇雄壮,可见庄姜的娘家,也就是齐国的国力之强盛,邦国之富裕。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青青河畔草》
【大白话】
河边的草地草儿青绿一片,园中茂盛的柳树郁郁葱葱。站在绣楼上的那位女子体态盈盈,她靠着窗户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她打扮得红装艳丽,伸出纤细白嫩的手指扶着窗儿向远方盼望她的亲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大白话】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大白话】
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转的啼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大白话】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诗中叠字大都以状词居多,有状形者、有状声者。当单字不足以尽其态,则重言以发之,盖写物抒情,两字相叠,能使兴会与神情一起涌现。”—【清】顾炎武《日知录》
【大白话】
诗歌中的叠字大多是状语,有的用来形容事物,有的用来形容声音,当一个字形容不足以表达情绪,就使用重复的叠字修饰,感情就显得更强烈,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在修辞上也更形象、更具有活力。
知识拓展
▷叠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而构成的词,古人叫“叠字”,我们现在称之为“叠词”。叠词的使用,一方面是让语句更富有韵律节奏,另一方面则往往是因为一个字形容不足以表达情绪,就使用重复的叠词修饰,感情就显得更强烈,丰富了语言的内涵,在修辞上也更形象、更具有活力。
下期预告
065《国风•卫风•氓》(一)
《氓》这首诗歌,历来对它的解读,几乎都认为这是一首弃妇诗,痴情女子被负心汉抛弃却得不到同情,但其实仔细品读诗歌,或许也并非完全简单化地去解读,下期林栖就和你一起来看一看《氓》这首诗歌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