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带读|全诗翻译逐字解释

(065)精读:《七步诗》三国魏•曹植|全诗翻译逐句解释


Listen Later

本诗属于“小学二年级古诗过关篇目”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的名气特别大,而且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当前的6句诗的,还有一个版本是简化的四句诗的。不管哪个版本,据说作者都是曹植,但如果老白告诉大家,这首诗其实是小说家编造出来的,大家相信不?那么实际上,这首诗到底是谁写出来的,为会老白会说这首诗是小说家编造的呢?咱们先把这诗解读一遍,然后再听老白细细道来。

全诗除了几个特别的名词外,是非常简单的大白话。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持作羹,持,用来,羹,鸡汤羹,糊状的食物。漉,过滤,菽,这个是豆类的总称。煮豆子用来做成羹,过滤煮的豆子做成豆汁。这两句讲的是为什么要煮豆子。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萁就是豆子的茎叶和豆荚,釜,锅的意思。这四句就用拟人的手法讲豆子与豆萁的故事了。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讲的是煮豆子时,锅下的灶火里燃烧的是豆萁,豆子只能在锅里哭泣,哭泣的原因是什么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咱们本来就是一个根上生长的,为什么对我迫害得这么厉害呢。相煎,煎熬,折磨的意思。


想理解这首诗,就要先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据小说家言,传说曹植七步成诗,所以诗名叫做七步诗。故事要从曹植的父亲说起,他的父亲就是那个三国魏的初代领袖曹操了。《三国演义》里把他描写成了一个枭雄或者奸雄,这个枭雄不是好话,说的是这人虽然很厉害有能力,有成就,但是野心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个对曹操的看法和评价很重要,这是后世无数文学作品创作的出发点。这个前提理解后,就可以讲曹丕与曹植的故事了。


曹操其实非常厉害,在家庭教育方面也算是成功的,他在历史上记载的有名有姓的儿子,一共有25人。这个很正常,古代帝王为了让自己的江山延续在自己家族的手里,都是拼命生孩子的。但曹操厉害之处在于曹操的这么多孩子中成大器有大名的也好几个,教育也是成功的。这25个孩子中最有出息的有三个,包括勇猛无敌大将军曹彰,才情无双的文学家曹植,精明治国的政治家后来的魏文帝曹丕。那个五六岁就聪慧无比的会称大象的曹冲13岁上就幼年去世,就不算了。


这首诗的最早的出处来源于南朝刘义庆编撰的《世说新语》,里面说,曹操死后,曹丕继承父业,并称帝。而这个曹丕记恨曾经与自己争位的亲弟弟曹植,便找个了茬,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做一首诗,否则就处死他。然后曹植就写了这首诗,咱们今天读的6句的版本。后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 ,把这首诗简化了一下,就有了更流行的那个四句的版本。


其实史学家很多都与老白一样认为这首诗是小说家自己写的,只是假借曹植的名义而已。原因就在于,曹植的所有文集中,并没有这首诗,无论是六句版本还是四句版本。而且,曹植的写作风格是极其优雅华美,与此诗的简单直白完全不是一个风格的。关键是,魏文帝曹丕实际上算得上是一个贤良的国君,虽然在争魏王世子之位的时候,与曹植有过竞争,但后来却对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多有照顾。


为什么历史上的小说家都喜欢编排曹操和曹家呢?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曹丕更干脆,直接篡位称帝,在古代这样的行为非常被鄙视,在古代主流学者中,认为曹操是个枭雄,不是好人,所以就有了类似《三国演义》这一类丑化曹魏的文学作品。


不过,这首诗用来讽刺亲朋、同族之间的互相欺凌、迫害,却是无比的形象与贴切,所以,一直流传到今天。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免费】小学生古诗词赏析带读|全诗翻译逐字解释By 愚者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