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故事引导一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
西施是越国的美女,因为心脏病痛的缘故,走起路来总是用手摀着胸口,紧皱眉头。村里有位长相奇丑的女人,见了西施皱着眉头走路,别有一番韵姿,于是丑女回去后,也开始仿效西施用手摀住胸口,皱起眉头之种种病态的妩媚表情。于是,村里的有钱人家见她这副德性,连忙紧闭大门不敢出来;穷人家瞧了她这副模样,也赶紧带着妻儿子女慌忙地躲开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徒知事物的表面现象,却不深究事物何以致此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那个长相奇丑的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甚是美丽,却不明白皱着眉头为何好看的真正原因,因而演成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东施效颦。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但在学习别人的长处之前,是否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审视自身的条件。分析情势,扬长避短,让自己优点得以发挥,并避开短处缺陷。
不顾自身条件,不知道他人得以显现的长处为何,仅从表面功夫去做一味盲目的机械模仿,一厢情愿的生搬硬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只会弄得不伦不类,适得其反,甚至失其本领,丑态毕露,终将招致不可逆转的讥讽笑柄。
故事引导二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这是前阵子网路流行的励志发烧对话。
老师问:有没有人可以回答我“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答:“青蛙思想封建,不思进取,坐井观天,是负能量;而癞蛤蟆思想前卫,竟想吃天鹅肉,有远大目标,是正能量。”到了最后,青蛙上了饭桌,成了一道可口佳肴;反观癞蛤蟆却上了供台,翻转成为众所喜爱,能够招财致富的“金蟾”。
所以呢,结论是长得丑点根本不需自卑害怕,关键是要想得美。梦想也肯定是要有的,说不准万一未来全都给实现了呢!
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掖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子•秋水》
以上便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井底之蛙”。故事的原型是什么呢?意思是在一口浅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某天,青蛙在井边遇见了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青蛙很是兴奋,得意的对大鳖说:“我住在这里可快乐的呢!心情愉悦时,就在水井栏边蹦蹦跳跃;疲倦乏累,又能够靠在破砖边上休息;在水里游泳就浮起我的双臂,托起我的两腮;踩在泥浆里,泥又迅速地淹没我的脚背。回头看看井里的那些赤虫、螃蟹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优游自在的快乐。我可是独占一坑水,盘踞这口井的主人呢。大鳖先生,你何不进来瞧瞧体会一下呢!大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心动的想进去一探究竟的念头。可它的左脚都还没有整个伸进井里,右脚就已经被绊住了。踉跄地后退了几步后,把关于大海的情况跟青蛙说道:“你可见过大海?海的辽阔,何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夏禹之时,十年有九年水灾,可海平面并没有因此而上升;商汤之时,八年里有七年旱灾,而水位也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可见海水是不受水旱灾时间长短的影响而改变水量的增减。住在那样浩瀚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快乐呢!”井里的青蛙听了大鳖的一番话语之后,神色惊慌,面红耳赤,尴尬到不知所措。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能看到的最高处就是天空,这便是《庄子·秋水》中所说的“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你千万不能和住在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因为它早已被那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住了。
反观身上布满恶心黏膜且长相丑陋不堪的癞蛤蟆。传说为广寒宫里的三足蛤蟆,能口吐金钱,富贵自足,可以装饰避邪,并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家有金蟾,财源绵绵”以及民间俗语“得金蟾者必大富”的美好寓意。所以癞蛤蟆才被逆转成是财富的象征,受人供奉,上了供台而被美化为“聚财金蟾”。
又,生活在井里的青蛙和井外的癞蛤蟆,若是同时眼望漫天飞舞的天鹅,依着生存空间作为推测联想,不难发现,身处狭隘密闭空间的青蛙除了只能无动于衷的“望鹅兴叹”之外,怕是不能再有其任何惊人之举了吧!反观在井外的癞蛤蟆,不必有井底之蛙必须得安于密闭现状的开放状态,虽然癞虾蟆和天鹅间的距离遥远,却不妨碍能够拥有蠢蠢欲动之“垂涎三尺”无限延伸的想象空间。
青蛙和癞蛤蟆这篇励志对话文章虽然令人捧腹,但思维角度独到,可与变动中的现实相互呼应。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不要仅是一枚远远观望就做出臆断的人;不要尚未付诸行动就告诉自己不行、不能够、不可以。人生贵在行动,不仅要有行动的目标,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勿盲目崇拜别人,要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有远大目标的正能量,才会激发出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人生的价值与美好。
推荐:
罗博士的第二个专辑:罗惠龄导读孟子。
罗博士的第三个专辑:罗惠龄品读论语。
--- 主讲人 ---
罗惠龄,台湾淡江大学文学博士。
现任职于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语文及国学的专业教师。
研究领域为儒道经典及中西哲学。
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系联有其独到精辟的见解。
著作:当代《孟子》人性论的省察──以汉学家的诠释所展开的反思(繁体版) 、 樗下咏《庄子》(繁体版)、 《站在庄子的肩膀上》。
微信:enigma851129
By 罗惠龄故事引导一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庄子•天运》
西施是越国的美女,因为心脏病痛的缘故,走起路来总是用手摀着胸口,紧皱眉头。村里有位长相奇丑的女人,见了西施皱着眉头走路,别有一番韵姿,于是丑女回去后,也开始仿效西施用手摀住胸口,皱起眉头之种种病态的妩媚表情。于是,村里的有钱人家见她这副德性,连忙紧闭大门不敢出来;穷人家瞧了她这副模样,也赶紧带着妻儿子女慌忙地躲开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徒知事物的表面现象,却不深究事物何以致此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那个长相奇丑的女人只知道皱着眉头甚是美丽,却不明白皱着眉头为何好看的真正原因,因而演成了令人哭笑不得的东施效颦。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但在学习别人的长处之前,是否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审视自身的条件。分析情势,扬长避短,让自己优点得以发挥,并避开短处缺陷。
不顾自身条件,不知道他人得以显现的长处为何,仅从表面功夫去做一味盲目的机械模仿,一厢情愿的生搬硬套,画虎不成反类犬的结果,只会弄得不伦不类,适得其反,甚至失其本领,丑态毕露,终将招致不可逆转的讥讽笑柄。
故事引导二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这是前阵子网路流行的励志发烧对话。
老师问:有没有人可以回答我“青蛙和癞蛤蟆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答:“青蛙思想封建,不思进取,坐井观天,是负能量;而癞蛤蟆思想前卫,竟想吃天鹅肉,有远大目标,是正能量。”到了最后,青蛙上了饭桌,成了一道可口佳肴;反观癞蛤蟆却上了供台,翻转成为众所喜爱,能够招财致富的“金蟾”。
所以呢,结论是长得丑点根本不需自卑害怕,关键是要想得美。梦想也肯定是要有的,说不准万一未来全都给实现了呢!
子独不闻夫埳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掖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于是逡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子•秋水》
以上便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井底之蛙”。故事的原型是什么呢?意思是在一口浅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某天,青蛙在井边遇见了一只从东海来的大鳖。青蛙很是兴奋,得意的对大鳖说:“我住在这里可快乐的呢!心情愉悦时,就在水井栏边蹦蹦跳跃;疲倦乏累,又能够靠在破砖边上休息;在水里游泳就浮起我的双臂,托起我的两腮;踩在泥浆里,泥又迅速地淹没我的脚背。回头看看井里的那些赤虫、螃蟹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优游自在的快乐。我可是独占一坑水,盘踞这口井的主人呢。大鳖先生,你何不进来瞧瞧体会一下呢!大鳖听了青蛙的话,倒真心动的想进去一探究竟的念头。可它的左脚都还没有整个伸进井里,右脚就已经被绊住了。踉跄地后退了几步后,把关于大海的情况跟青蛙说道:“你可见过大海?海的辽阔,何止千里?海的深度,何止千丈?夏禹之时,十年有九年水灾,可海平面并没有因此而上升;商汤之时,八年里有七年旱灾,而水位也并没有因此而下降。可见海水是不受水旱灾时间长短的影响而改变水量的增减。住在那样浩瀚的大海里,才是真正的带给我前所未有的快乐呢!”井里的青蛙听了大鳖的一番话语之后,神色惊慌,面红耳赤,尴尬到不知所措。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能看到的最高处就是天空,这便是《庄子·秋水》中所说的“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你千万不能和住在井底的青蛙谈论大海,因为它早已被那狭小的生活环境所局限住了。
反观身上布满恶心黏膜且长相丑陋不堪的癞蛤蟆。传说为广寒宫里的三足蛤蟆,能口吐金钱,富贵自足,可以装饰避邪,并有“吐宝发财,财源广进”、“家有金蟾,财源绵绵”以及民间俗语“得金蟾者必大富”的美好寓意。所以癞蛤蟆才被逆转成是财富的象征,受人供奉,上了供台而被美化为“聚财金蟾”。
又,生活在井里的青蛙和井外的癞蛤蟆,若是同时眼望漫天飞舞的天鹅,依着生存空间作为推测联想,不难发现,身处狭隘密闭空间的青蛙除了只能无动于衷的“望鹅兴叹”之外,怕是不能再有其任何惊人之举了吧!反观在井外的癞蛤蟆,不必有井底之蛙必须得安于密闭现状的开放状态,虽然癞虾蟆和天鹅间的距离遥远,却不妨碍能够拥有蠢蠢欲动之“垂涎三尺”无限延伸的想象空间。
青蛙和癞蛤蟆这篇励志对话文章虽然令人捧腹,但思维角度独到,可与变动中的现实相互呼应。这则寓言告知我们不要仅是一枚远远观望就做出臆断的人;不要尚未付诸行动就告诉自己不行、不能够、不可以。人生贵在行动,不仅要有行动的目标,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勿盲目崇拜别人,要有与众不同的见解,有远大目标的正能量,才会激发出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人生的价值与美好。
推荐:
罗博士的第二个专辑:罗惠龄导读孟子。
罗博士的第三个专辑:罗惠龄品读论语。
--- 主讲人 ---
罗惠龄,台湾淡江大学文学博士。
现任职于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语文及国学的专业教师。
研究领域为儒道经典及中西哲学。
在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系联有其独到精辟的见解。
著作:当代《孟子》人性论的省察──以汉学家的诠释所展开的反思(繁体版) 、 樗下咏《庄子》(繁体版)、 《站在庄子的肩膀上》。
微信:enigma8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