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卫风•伯兮]
* 春秋时的战争礼仪
* “女为悦己者容”的文学源头
* 不堪忧思,痛心疾首
* 心病难愈,何以忘忧
* 闺怨诗之始祖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伯:兄弟姐妹中年称伯,此处系指妻子对其丈夫的爱称。
▷朅(qiè):英武高大。
▷桀:同“杰”。
▷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膏:妇女泽面用的油脂
▷沐:洗头
▷适:悦。
▷杲(gǎo):明亮的样子。
▷谖(xuān)草:忘忧草。
▷背:屋子北面。
▷痗(mèi):忧思成病。
“执殳前驱者当为中士。”—【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在马车前手执“殳”这个兵器,作为前驱先锋的是“中士”级别的士兵。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
【大白话】
勇士甘愿为欣赏自己、了解自己的人献出生命,女子则甘愿为自己所爱的人、心仪的对象而打扮梳妆。
“其者,冀其将然之辞。”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其”这个字是一个语助词,有希望、期望之意。
“人言其雨其雨,而杲杲然日复出,犹我言伯且来伯且来,则复不来。”—【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就好像陷于干旱之中的人们,整天说着快下雨吧快下雨吧,但是第二天还是烈日惶惶那样,我每天都心中默默的祈求着,我的爱人快回来吧,我的爱人快回来吧,但是第二天你还是没有回来,这是多么让人失落无助啊!
“忧以生疾,恐将危身,欲忘之。”—【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诗歌的作者,深陷在对自己爱人的无限思念之中,因为忧伤而生疾病,甘心首疾,她也害怕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会危及自己的身体,心中也想忘却,想要不再忧伤。
“心痗则其病益深,非特首疾而已。”—【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心痗是指作者因为思念而身体状态越来越每况愈下,得了严重的心病,不再是之前所讲的简简单单的头痛而已了。
“始则首如飞蓬,发已乱矣,然犹未至于病也。继则甘心首疾,头已痛矣,而心尚无恙也。至于使我心痗,则心更病矣。其忧思之苦何如哉。”—【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诗歌一开始是写诗人首如飞蓬、不修容貌,但还只是心理上的无精打采,还不至于身体不适。然后就写甘心首疾,头已经因为思念忧郁而痛了,但是还不至于得心病。最后终于心痗难愈,病入膏肓,忧思之苦与还有比这更加强烈的嘛?
“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大白话】
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大白话】
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思心成结。敕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镜鉴形,此言过矣,未获我心也。昔诗人有飞蓬之感,班婕妤有谁荣之叹,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列也;未侍帷帐,则芳香不发也。”—【东汉】徐淑《又报嘉书》
【大白话】
我怀念你的心,又开始纠缠交织。(收到你的来信)说让我用香囊香薰身体,用明镜来修饰容貌,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不得我心了。从前诗经里就有“首如飞蓬”之感,而班婕妤因为汉成帝冷落自己,所以写下了“君不御兮谁为荣”这样的诗句,都是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啊!我屋里的那张琴,要等你回来,我才能好好弹奏;那面镜子,要等你回来,我才能好好照看梳妆打扮。如果没有见到你的容颜,那我装饰的金钗再也不会拿出来;如果不能和你厮守在一起,那我的香囊也再也不会打开了。
诗经成语
▷首如飞蓬
头发未经梳理,像飞散的蓬草一样乱。现在多用于表达思念之意。
下期预告
《卫风•有狐》
《有狐》这首诗歌的文字内容很简单,其主旨讲的是诗歌主人公思念自己的爱人,关心他的冷暖,是否有衣可穿。而诗歌背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4.7
33 ratings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卫风•伯兮]
* 春秋时的战争礼仪
* “女为悦己者容”的文学源头
* 不堪忧思,痛心疾首
* 心病难愈,何以忘忧
* 闺怨诗之始祖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卫风•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伯:兄弟姐妹中年称伯,此处系指妻子对其丈夫的爱称。
▷朅(qiè):英武高大。
▷桀:同“杰”。
▷殳(shū):古兵器,杖类。长丈二无刃。
▷膏:妇女泽面用的油脂
▷沐:洗头
▷适:悦。
▷杲(gǎo):明亮的样子。
▷谖(xuān)草:忘忧草。
▷背:屋子北面。
▷痗(mèi):忧思成病。
“执殳前驱者当为中士。”—【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在马车前手执“殳”这个兵器,作为前驱先锋的是“中士”级别的士兵。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战国策》
【大白话】
勇士甘愿为欣赏自己、了解自己的人献出生命,女子则甘愿为自己所爱的人、心仪的对象而打扮梳妆。
“其者,冀其将然之辞。”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其”这个字是一个语助词,有希望、期望之意。
“人言其雨其雨,而杲杲然日复出,犹我言伯且来伯且来,则复不来。”—【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就好像陷于干旱之中的人们,整天说着快下雨吧快下雨吧,但是第二天还是烈日惶惶那样,我每天都心中默默的祈求着,我的爱人快回来吧,我的爱人快回来吧,但是第二天你还是没有回来,这是多么让人失落无助啊!
“忧以生疾,恐将危身,欲忘之。”—【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诗歌的作者,深陷在对自己爱人的无限思念之中,因为忧伤而生疾病,甘心首疾,她也害怕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会危及自己的身体,心中也想忘却,想要不再忧伤。
“心痗则其病益深,非特首疾而已。”—【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心痗是指作者因为思念而身体状态越来越每况愈下,得了严重的心病,不再是之前所讲的简简单单的头痛而已了。
“始则首如飞蓬,发已乱矣,然犹未至于病也。继则甘心首疾,头已痛矣,而心尚无恙也。至于使我心痗,则心更病矣。其忧思之苦何如哉。”—【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诗歌一开始是写诗人首如飞蓬、不修容貌,但还只是心理上的无精打采,还不至于身体不适。然后就写甘心首疾,头已经因为思念忧郁而痛了,但是还不至于得心病。最后终于心痗难愈,病入膏肓,忧思之苦与还有比这更加强烈的嘛?
“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大白话】
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大白话】
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思心成结。敕以芳香馥身,喻以明镜鉴形,此言过矣,未获我心也。昔诗人有飞蓬之感,班婕妤有谁荣之叹,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列也;未侍帷帐,则芳香不发也。”—【东汉】徐淑《又报嘉书》
【大白话】
我怀念你的心,又开始纠缠交织。(收到你的来信)说让我用香囊香薰身体,用明镜来修饰容貌,你这样说,就不对了,不得我心了。从前诗经里就有“首如飞蓬”之感,而班婕妤因为汉成帝冷落自己,所以写下了“君不御兮谁为荣”这样的诗句,都是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啊!我屋里的那张琴,要等你回来,我才能好好弹奏;那面镜子,要等你回来,我才能好好照看梳妆打扮。如果没有见到你的容颜,那我装饰的金钗再也不会拿出来;如果不能和你厮守在一起,那我的香囊也再也不会打开了。
诗经成语
▷首如飞蓬
头发未经梳理,像飞散的蓬草一样乱。现在多用于表达思念之意。
下期预告
《卫风•有狐》
《有狐》这首诗歌的文字内容很简单,其主旨讲的是诗歌主人公思念自己的爱人,关心他的冷暖,是否有衣可穿。而诗歌背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