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这期播客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历史背景及其去世的深远意义。通过对诸葛亮与曹操的比较,我们分析了他在权力掌控、用人之道和军事才能上的独特之处。尽管诸葛亮在民间故事中常被描绘为智慧的象征,但真实的他却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复杂的面貌。我们还讨论了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变化,以及百姓对他的怀念,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多维性和不同时代的评价标准。
00:02:05:穿越历史的智者: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与战略智慧
00:04:06:揭秘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辉煌背后的隐匿才华
00:06:09:会用人,治国之道:诸葛亮的领导艺术与治理成就
00:08:12:晋朝官方对诸葛亮的评价:荣常奇谋,他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可怕?
00:10:14: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成长速度惊人,北伐战争令人瞩目
00:12:14:诸葛亮的生产建设:都江堰和蜀锦织造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00:14:16:“读书的乐趣:留言分享与朋友们一同探索!”
文中引用的《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张俨•默记》原文: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杖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如果您對本書感興趣,請自行搜索購買,謝謝。
By 金诚六在这期播客中,我们深入探讨了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历史背景及其去世的深远意义。通过对诸葛亮与曹操的比较,我们分析了他在权力掌控、用人之道和军事才能上的独特之处。尽管诸葛亮在民间故事中常被描绘为智慧的象征,但真实的他却在政治和军事上有着复杂的面貌。我们还讨论了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的变化,以及百姓对他的怀念,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多维性和不同时代的评价标准。
00:02:05:穿越历史的智者: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与战略智慧
00:04:06:揭秘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辉煌背后的隐匿才华
00:06:09:会用人,治国之道:诸葛亮的领导艺术与治理成就
00:08:12:晋朝官方对诸葛亮的评价:荣常奇谋,他的军事才能究竟有多可怕?
00:10:14: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成长速度惊人,北伐战争令人瞩目
00:12:14:诸葛亮的生产建设:都江堰和蜀锦织造对成都平原的影响
00:14:16:“读书的乐趣:留言分享与朋友们一同探索!”
文中引用的《三國志•諸葛亮傳》原文: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张俨•默记》原文: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杖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如果您對本書感興趣,請自行搜索購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