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期的播客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三国时期东吴的历史与孙权的统治。尽管孙权称帝取得了一些胜利,但他却面临着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外部的压力,最终导致东吴的衰败。诸葛亮的政治智慧与陆逊的悲剧命运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东吴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的原因。我们也讨论了孙权为何无法赢得人心,以及三国演义如何塑造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形象。聆听这段历史的复杂性,或许能让我们对英雄与权谋有更深的理解。
00:02:06:陆逊的悲剧:被孙权派人骂死的一代名将
00:04:07: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与凡人:孙权的复杂形象分析
00:06:09:曹魏、蜀汉与东吴:三国历史中的正统之争
00:08:11:东吴政权的局限:地利、人和与文化理想主义的破产
00:10:14:江东割据的辉煌与衰落:诸葛亮、孙权与天下之争
00:12:16:江东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的暴虐与焦虑
00:14:20:读历史,寻找美好的结局——一本嘉靖本的对比与思考
文中引用的《三國演義》原文:
却说吴主孙权先有太子孙登,乃徐夫人所生,于吴赤乌四年身亡,遂立次子孙和为太子,乃琅琊王夫人所生。和因与全公主不睦,被公主所谮,权废之,和忧恨而死。又立三子孙亮为太子,乃潘夫人所生。此时陆逊、诸葛瑾皆亡,一应大小事务皆归于诸葛恪。
太和(按:應為太元)元年秋八月初一日,忽起大风,江海涌涛,平地水深八尺。吴主先陵所种松柏尽皆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插于道上。权因此受惊成病。至次年四月内,病势沉重,乃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至榻前,嘱以后事,嘱讫而薨。在位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乃蜀汉延熙十五年也。
《三國志•吳主傳》原文: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如果您對本書感興趣,請自行搜索購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