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小说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从庄子使用“小说”一词的贬义开始,逐渐揭示了三国演义等作品在文人眼中的低评。尽管三国演义被视为通俗历史,但它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却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分析了古代文人对小说的偏见,尤其是对三国演义的批评,强调其在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独特平衡。这部作品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为大众提供了实际的生活智慧。
00:02:05:水浒传、三国演义与聊斋志异:小说鄙视链的底层
00:04:07:新标准评价下的小说世界: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等级划分
00:06:09:礼相小儿而不足为君子道也:传统鄙视链的颠覆与重塑
00:08:09:《三国演义》:历史与文学的完美平衡,永远的经典之作!
00:10:12:《三国演义》:历史与文学的完美平衡之道
00:12:16:穿越历史的迷雾:传统社会的真相与迷信
文中引用的《漢書•藝文志》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閱微草堂筆記•姑忘聽之•(盛時彥•跋)》原文:
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
《五雑組》原文:
小说野俚诸书,稗官所不载者,虽极幻妄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如《水浒传》无论已,《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华光小说,则皆五行生克之理,火之炽也,亦上天下地莫之扑灭,而真武以水制之,始归正道,其他诸传记之寓言者,亦皆有可采。惟《三国演义》与《钱唐记》、《宣和遗事》、《杨六郎》等书,俚而无味矣。何者?事太实则近腐,可以悦里巷小儿,而不足为士君子道也。
如果您對本書感興趣,請自行搜索購買,謝謝。
By 金诚六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小说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从庄子使用“小说”一词的贬义开始,逐渐揭示了三国演义等作品在文人眼中的低评。尽管三国演义被视为通俗历史,但它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却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分析了古代文人对小说的偏见,尤其是对三国演义的批评,强调其在历史与文学之间的独特平衡。这部作品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为大众提供了实际的生活智慧。
00:02:05:水浒传、三国演义与聊斋志异:小说鄙视链的底层
00:04:07:新标准评价下的小说世界: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等级划分
00:06:09:礼相小儿而不足为君子道也:传统鄙视链的颠覆与重塑
00:08:09:《三国演义》:历史与文学的完美平衡,永远的经典之作!
00:10:12:《三国演义》:历史与文学的完美平衡之道
00:12:16:穿越历史的迷雾:传统社会的真相与迷信
文中引用的《漢書•藝文志》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閱微草堂筆記•姑忘聽之•(盛時彥•跋)》原文:
小说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今燕昵之词、媟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从而闻见之?
《五雑組》原文:
小说野俚诸书,稗官所不载者,虽极幻妄无当,然亦有至理存焉。如《水浒传》无论已,《西游记》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华光小说,则皆五行生克之理,火之炽也,亦上天下地莫之扑灭,而真武以水制之,始归正道,其他诸传记之寓言者,亦皆有可采。惟《三国演义》与《钱唐记》、《宣和遗事》、《杨六郎》等书,俚而无味矣。何者?事太实则近腐,可以悦里巷小儿,而不足为士君子道也。
如果您對本書感興趣,請自行搜索購買,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