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075《王风•君子阳阳》空洞的糖,甜到忧伤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王风•君子阳阳]

* 《王风》中难得的愉悦之作

* 了解先民的乐器

* 君子与我载歌载舞,快乐无边

* 周代礼乐的合一

* 肤浅空洞的声色之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王风•君子阳阳]

君子阳阳,左执簧,右招我由房,其乐只且!

君子陶陶,左执翿,右招我由敖,其乐只且!


君子:指贵族子弟。

阳阳:洋洋得意。

簧:古乐器名,竹制,似笙而大。

由房:为一种房中乐。

只且:语助词。

陶陶:和乐舒畅貌。

翿(dao):歌舞所用道具,用五彩野鸡羽毛做成,扇形。

由敖:当为舞曲名。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敖,疑当读为骜夏之骜,《周官·钟师》:奏九夏,其九为骜夏。”



“由房者,房中对庙朝言之,人君燕息时所作之乐,非庙朝之乐,故曰房中。”—【清】胡承珙

【大白话】

“房中”二字是相对于“宗庙朝堂”这种比较隆重的场合而言的,比较隆重的场合所演奏的是庙堂音乐,而在贵族人君的后堂内宫,休息的场所所演奏的音乐则就称为“房中乐”,相对来说也更具有娱乐性,不像“宗庙朝堂”上演奏的音乐那么严肃庄重的。



“翳,舞者所持,谓羽舞也。” —【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翳,是指舞蹈的演员握在手里,用羽毛做成的,舞蹈时候挥舞的道具。



“原始歌舞和巫术礼仪在远古是合二为一的,是同一个原始图腾活动:身体的跳动(舞)、口中念念有词或狂呼高喊(歌、诗、咒语)、各种敲打齐鸣共奏(乐)混沌一体。” —李泽厚《美的历程》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

【大白话】

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遵守礼仪有什么用呢?一个人没有仁爱之心,奏乐舞蹈又有什么用呢?



“君子阳阳,无所用其心也。”—【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君子阳阳中这位君子得意快乐的样子,本质上是一种“无心”空洞的状态。



“凡无所用心之人,未有不自得者。”—【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意思是讲如果一个人是没心没肺,没有内心的精神追求,这样的人反而往往都会特别的自以为是、得意洋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大白话】

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大白话】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为亡国之恨黍离之悲,竟依然在对岸吟唱着靡靡之曲。



知识拓展

先民的乐器

金石类乐器,就是用青铜器或者石头做成的乐器,敲击奏乐,比如编钟、磬等。

丝竹类乐器,“丝”就是指琴弦,就是用手拨弦弹奏的乐器,如琴、瑟。竹类就是用竹管做的吹奏乐器,就比如笛、箫等。

土陶类乐器,指用中间掏空的土陶做的乐器,比如缶、陶笛等。

匏类乐器,“匏”是指类似于“葫芦”中间空心的植物果实,掏空之后,里面放上“簧”也可以作为吹奏的乐器,比如笙。


巧舌如簧

簧是指乐器中有弹性的用以震动发声的薄片,这个成语用于形容人的舌头像簧一样,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



下集预告

《王风•扬之水》乱世离人伤心曲
《扬之水》这首诗歌的主旨历来都很明确,这是一位被周王朝统治者派遣出去戍守边疆的士兵因心中怨恨和思念家乡写作的诗歌。诗歌极其简单,但其特别之处就在于诗歌非常清楚地反映了当时周王朝动迁后的整体社会和政治环境。这种时代的变革是如何体现的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