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077《王风•中谷有蓷》文学上的灾难纪录片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王风•中谷有蓷]

* 荒年离乱的真实故事

* 文字上由浅至深

* 遇人不淑的真正含义为何

* 一物失所,而知王政之恶

* 文学中的纪录片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王风•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仳离,嘅其叹矣。嘅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中谷:同谷中,山谷之中。

蓷(tuī):益母草。

暵(hàn)其:即“暵暵”,形容干枯、枯萎的样子。暵,晒干。

仳(pǐ)离:仳,别,分别,仳离即分离之意。

嘅(kǎi)其:即“嘅嘅”。嘅,同“慨”,叹息之貌。叹:叹息。

遇人:逢人,嫁人。遇,相逢,不期而会。艰难:困难。

脩(xiū):干枯,败坏。

条:深长。

不淑:不善。一说无用。

湿:将要晒干的样子。

啜:通“惙”,忧伤,忧心之意。

何嗟及矣:同“嗟何及矣”。嗟,悲叹声。一说句中助词。何及,言无济于事。



“别也,流离失所之状。”—【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仳”字,是分别,流离失所之意。



“自伤遇君子之穷厄。” —【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妇女在叹息,叹息自己所嫁的这位丈夫生活本来就非常的窘迫艰辛,结果还遇到了这样的旱灾厄运。这可谓是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暵湿者,旱甚,则草木生于湿者亦不免也。”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暵湿”是讲干燥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了,就连益母草这样生长在低洼山谷湿地的植物也不能幸免,文字上更进一步,可见干旱之极致。



 “乾、修、湿,由浅及深;叹、啸、泣亦然。”—【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大白话】

诗歌描述山谷中的益母草从枯萎的“干”到风干的“修”,再到最后的“湿”,用字上层层递进,而之后描写这位女主人公面对悲惨的人生境遇,从一开始的“叹息”,到第二段仰天长啸,再到最后忧心哭泣,文学刻画上也是不断深入,用意深厚。



“古者谓死丧饥馑,皆曰不淑。葢以吉庆为善事,凶祸为不善。”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在古代人们称死亡、丧事、饥饿,荒年都叫“不淑”,总之好的事情一般都称为“善”,而不好的事情,凶祸之事都称为“不善”或者“不淑”。



“于一物失所,而知王政之恶;一女见弃,而知人民之困。周之政荒民散,而将无以为国,于此亦可见矣。”—【宋】范祖禹

【大白话】

从一物的流离失所,就能知道其背后君王统治有所失;从一位妇女被抛弃,就知道当时人民普遍都遭受着这样的痛苦。周代东迁之后,荒于政治,人民离散,已经不能称之为一个国家了,这些从《中谷有蓷》这首诗里也都能看到端倪。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大白话】

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诗经成语

遇人不淑

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或引申为遭遇到了不好、不善的人。



下期预告
《王风•兔爰》哀莫大于心死
《兔爰》是一首写于乱世之中的作品,它的动人之处在于诗人从内心的记忆铺展开来,通过回忆往昔天下太平之日的美好与当下社会纷乱动荡的形成对比,以此表达心中的伤感。诗人在诗歌中用了两处对比生动地刻画了自己当下痛苦艰难的处境。具体的故事是怎样的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