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083汉江阻击战2


Listen Later

美军已经不再以夺取地盘为最终目标,他们把重点放在了拉锯战,以消耗志愿军的有生力量为主,最大程度的制造人员伤亡。此刻,最关键的作战思维就是杀戮。


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我们一个加强排有八十二个人,说实话,每天打到还剩下的人,最好的情况是能剩下四五十个人;有时候能剩下三十多个。八十多个人,每天都是这样;每天都补充。那么,有人会说:你咋没有被打死呢?我都是蹦炮弹坑,一个炮弹坑只能接两个人,接的人多了就会被炸死、不炸死也得负伤,你动作慢一点也不行、快一点也不行,炮弹都是挨着排的,你就得挨着蹦炮弹坑,动作慢了就炸死你了;快了也不行。”


李奇微的想法是,在每一场战斗中都给中国军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总有一天,即便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也会因为精锐部队的大量损失而无法支撑。如果这场战争是一场绞肉机大赛,那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谁的绞肉机更有效更强大。


“朝鲜战场我们开始的时候,用的火炮是日本投降时候留下来的日本产的十四式火炮,就是骡马炮兵(由骡马驮着移动),而且它是没有轮胎的,是铁轱辘的(那种大的铁轱辘)。志愿军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呢?志愿军大部分都是翻身农民组织起来的,所以那时候文化程度很低,很多人都是文盲。那时候,我们甚至,我们在连队不打仗的时候,成天找你写家信的人都排成队,就是说,很多人连个信都不会写。我们过去的炮兵,指挥技术、知识不够,所以只能打直接瞄准,就是近距离把炮推到离敌人很近的时候,一炮我把你打倒,都是这种射击方法。这种射击方法在大兵团作战当中是根本不行的,你的牺牲、你的付出代价是相当大的,所以后来美国人认为,中国的炮兵根本是不堪一击的。”


中国士兵普遍有三怕,一怕没饭吃,二怕没子弹打,三怕受伤之后抬不下前沿。而此时的志愿军后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正是粮食弹药供应不上去。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By 暮鼓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