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087《郑风•大叔于田》(二)张弛有度,君子之道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郑风•大叔于田]

* 善于射御,张弛有度

* 狩猎尾声,从容潇洒

* 庄公克段的故事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郑风•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忌:作语尾助词。

良御:驾马很在行。

抑:发语词。

磬(qìng)控:弯腰如磬,勒马使缓行或停步。

纵送:放马奔跑。

阜:旺盛。

罕:稀少。

释:打开。

掤(bīng):箭筒盖。

鬯(chàng):弓囊,此处用做动词。



“言举火而扬其光耳。”—【唐】孔颖达

【大白话】

诗歌中的“扬”字是指猎场的火熊熊燃烧,火光扬起的样子。



“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

【大白话】

(孔子说)赤手空拳和猛兽搏斗或不用船只就下水渡河的人,这样一介武夫,是拼命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所共事的是那种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又能完成任务的人。



“言其田事将毕,而从容整暇如此,亦喜其无伤之词也。”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诗歌用收箭归弓这样的细节描写捕猎接近尾声时,这位青年猎手非常从容洒脱的状态,诗人在字里行间也表达出自己无限爱慕和赞叹之情。



知识拓展

磬是一种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和礼器。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 击奏体鸣乐器。


《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克段于鄢》是《春秋左氏传》中的名篇。主要讲述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郑庄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间为了夺国君君权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设计并故意纵容其弟共叔段与其母武姜,其弟骄纵,于是欲夺国君之位,庄公便以此讨伐共叔段。庄公怨其母偏心,将母亲迁于颍地。后来自己也后悔了,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又重归于好。



下期预告
《郑风•清人》外强中干纸老虎
《清人》的创作背景和主旨在史书里有明确记载,所以历来没有任何异议,这是一首有关郑文公和他的大臣高克故事的诗歌。郑文公作为一国之君,他对于高克的处理和所作所为有否失职之处,诗歌中又可以反思收获哪些关于领导力的千古智慧呢?林栖下期揭晓。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