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April 11, 2025#100 內外、野燒、黑黑的東西31 minutesPlay本集藝文視場分享了三檔展覽的觀展筆記與感受:🌌 《域內・域外》潘大謙個展整個展場像在異空間漂流,沙地、焦痕、鏽跡……彷彿五行與自然、文明與廢墟共存的混時空場景。🖤 《那一坨黑黑的東西》石梓廷個展焊接飛渣、廢鐵、無用之物…在光與縫隙之間,微微閃爍著被理解的可能。這場展覽讓我想問:「創作的意義是什麼?」🔥 《野燒穴居民》陳瑋軒個展這是家峰第二次接觸他的創作,並在現場親手觸摸作品。粗獷與細膩並存,每件作品像是從某種神話裡鑿出來的地貌記憶。家峰聊了這些展覽帶給他的感受,也談談觸摸作品的身體經驗與感知的聚合。更多完整介紹可進部落格看看喔https://patrick1979.pixnet.net/blog/post/234600843 ...moreShareView all episodesBy 許家峰April 11, 2025#100 內外、野燒、黑黑的東西31 minutesPlay本集藝文視場分享了三檔展覽的觀展筆記與感受:🌌 《域內・域外》潘大謙個展整個展場像在異空間漂流,沙地、焦痕、鏽跡……彷彿五行與自然、文明與廢墟共存的混時空場景。🖤 《那一坨黑黑的東西》石梓廷個展焊接飛渣、廢鐵、無用之物…在光與縫隙之間,微微閃爍著被理解的可能。這場展覽讓我想問:「創作的意義是什麼?」🔥 《野燒穴居民》陳瑋軒個展這是家峰第二次接觸他的創作,並在現場親手觸摸作品。粗獷與細膩並存,每件作品像是從某種神話裡鑿出來的地貌記憶。家峰聊了這些展覽帶給他的感受,也談談觸摸作品的身體經驗與感知的聚合。更多完整介紹可進部落格看看喔https://patrick1979.pixnet.net/blog/post/234600843 ...moreMore shows like 家峰的藝文視場View all下一本讀什麼?180 Listeners
本集藝文視場分享了三檔展覽的觀展筆記與感受:🌌 《域內・域外》潘大謙個展整個展場像在異空間漂流,沙地、焦痕、鏽跡……彷彿五行與自然、文明與廢墟共存的混時空場景。🖤 《那一坨黑黑的東西》石梓廷個展焊接飛渣、廢鐵、無用之物…在光與縫隙之間,微微閃爍著被理解的可能。這場展覽讓我想問:「創作的意義是什麼?」🔥 《野燒穴居民》陳瑋軒個展這是家峰第二次接觸他的創作,並在現場親手觸摸作品。粗獷與細膩並存,每件作品像是從某種神話裡鑿出來的地貌記憶。家峰聊了這些展覽帶給他的感受,也談談觸摸作品的身體經驗與感知的聚合。更多完整介紹可進部落格看看喔https://patrick1979.pixnet.net/blog/post/234600843
April 11, 2025#100 內外、野燒、黑黑的東西31 minutesPlay本集藝文視場分享了三檔展覽的觀展筆記與感受:🌌 《域內・域外》潘大謙個展整個展場像在異空間漂流,沙地、焦痕、鏽跡……彷彿五行與自然、文明與廢墟共存的混時空場景。🖤 《那一坨黑黑的東西》石梓廷個展焊接飛渣、廢鐵、無用之物…在光與縫隙之間,微微閃爍著被理解的可能。這場展覽讓我想問:「創作的意義是什麼?」🔥 《野燒穴居民》陳瑋軒個展這是家峰第二次接觸他的創作,並在現場親手觸摸作品。粗獷與細膩並存,每件作品像是從某種神話裡鑿出來的地貌記憶。家峰聊了這些展覽帶給他的感受,也談談觸摸作品的身體經驗與感知的聚合。更多完整介紹可進部落格看看喔https://patrick1979.pixnet.net/blog/post/234600843 ...more
本集藝文視場分享了三檔展覽的觀展筆記與感受:🌌 《域內・域外》潘大謙個展整個展場像在異空間漂流,沙地、焦痕、鏽跡……彷彿五行與自然、文明與廢墟共存的混時空場景。🖤 《那一坨黑黑的東西》石梓廷個展焊接飛渣、廢鐵、無用之物…在光與縫隙之間,微微閃爍著被理解的可能。這場展覽讓我想問:「創作的意義是什麼?」🔥 《野燒穴居民》陳瑋軒個展這是家峰第二次接觸他的創作,並在現場親手觸摸作品。粗獷與細膩並存,每件作品像是從某種神話裡鑿出來的地貌記憶。家峰聊了這些展覽帶給他的感受,也談談觸摸作品的身體經驗與感知的聚合。更多完整介紹可進部落格看看喔https://patrick1979.pixnet.net/blog/post/23460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