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04《郑风•溱洧》极简言情微小说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郑风•溱洧]

* 言情微小说

* 上巳节聚会

* 真情流露的极简对白

* 精彩收尾画面定格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矣。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溱(zhēn)、洧(wěi):郑国两条河名。

方:正。

涣涣:河水解冻后奔腾貌。

士与女:此处泛指男男女女。后文“女”“士”则特指其中某青年男女。

秉:执,拿。

蕑(jiān):一种芳香的兰草。

既:已经。

且(cú):同“徂”,去,往。

且:再。

洵(xún)訏(xū):实在宽广。洵,实在,诚然,确实。訏,大,广阔。

维:发语词。

伊:发语词。

相谑:互相调笑。

勺药:

浏:水深而清之状。

殷:众多。

盈:满。

将:即“相”。


“三月桃花水下之时至盛也。”—《韩诗》

【大白话】

“涣涣”二字是指仲春三月时节,桃花盛开,河水充盈盛大的样子。



“仲春之时,冰以释,水则涣涣然。”—【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涣涣”二字是指仲春时节,水中结冰已经完全融化了“溱与洧”两河的水流充盈盛大的样子。



“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于两水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韩诗》

【大白话】

当时郑国人就有这样的习俗,在三月上巳这一天,大家都要来到“溱”、“洧”水边,用河水沐浴,举行一些祭祀的活动,祓除不详,祈求幸福和平安。



“蕑,兰也。当此盛流之时,众士与众女执兰而祓除邪恶。”—《韩诗》

【大白话】

蕑是指一种称为“兰”的香草,是用来沐浴香薰之用,每当上巳节的时候,春天的河水充盈,青年男女们就拿着兰草沐浴,浸染芬香,去除邪恶不详之气。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唐】杜甫《丽人行》

【大白话】

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知识拓展

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上巳节起源于古老的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期进行斋戒并用兰草沐浴熏香,去除邪恶不详之气。

魏晋以后,因为古代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将上巳节固定为农历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下期预告
《齐风•鸡鸣》幸福的唠叨
《齐风》里的诗歌是齐国流传的民间歌谣,齐国是一个富裕大国,所以《齐风》里的诗歌不管是描写社会政治、百姓生活,其在文字风格上都尽显大气清绮。第一首诗歌《鸡鸣》是描写一对夫妻间清晨对话的文学小品,全篇诗歌都以你来我往的对话串联起来,充满生活化的气息,具体是怎样的故事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