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05《齐风•鸡鸣》幸福的唠叨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齐风•鸡鸣]

* 鱼盐大国,春秋首霸

* 自欺欺人,哭笑不得

* 谁言谁语?是君是臣?

* 天真的亮了吗?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齐风•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朝:朝堂。

匪:同“非”。

昌:盛也。意味人多。

薨薨(hōng):飞虫的振翅声。

甘:愿。

会:会朝,上朝。

且:将。

无庶:同“庶无”。庶,希望。

予子憎:给予你憎恨。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汉】司马迁《史记》

【大白话】

姜子牙被封到齐国之后,修明政治,简化繁琐的周礼,开放工商业,利用海洋资源,从事鱼盐生产,齐国不久就成了当时的大国。


“警其夫欲令早起,故终夜关心,乍寐乍觉,误以蝇声为鸡鸣,以月光为东方明,真情实景,写来活现。”—【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诗歌描写了这位妇女不断催促自己的丈夫早起公务,担忧关心丈夫的事业,一整夜都睡不好,误把苍蝇的嗡嗡声当作了鸡鸣,错把月光当作了东方日出之光,真情实景,讲女子对爱人的关爱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知识拓展

姜子牙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像


下期预告

《齐风•还》勤礼莫如致敬

齐国因地理上多丘陵山地,所以狩猎是百姓常见的生活方式,《还》是一首以捕猎为主题的诗歌,讲述的是两位士大夫官员在山中狩猎过程中相遇,非常有礼貌的互相夸赞。如此单纯的一首诗歌,是不是就如文字表面这么简单呢?是不是还有更深一层的内涵和深意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