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07《齐风•著》生活要有仪式感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齐风•著]

*  新郎亲迎

*  中国的建筑美学

*  新郎装饰精美 

*  陈三代之礼以讽刺当下

*  生活要有仪式感


[国风•齐风•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著(zhù):通“宁(zhù)”。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著。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

俟(sì):等待,迎候。乎而:齐方言。作语尾助词。

充耳:又叫“塞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毛传》:“充耳谓之瑱(tiàn)。”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dǎn),饰玉称瑱,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素:白色,这里指悬充耳的丝色。

尚:加上。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华”与下文的“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

庭:中庭。在大门之内,寝门之外。

青:与上文的“素”、下文的“黄”指各色丝线,代指紞。

堂:庭堂。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逸和对环境的和谐。”—李泽厚《美的历程》


“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统絖塞耳,所以弇聪也。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大白话】

古代帝王贵族的冠冕上,前后垂挂着一串串旒,遮挡眼睛是为了告诫自己,凡事不要看得太清楚;左右垂下充耳,塞住耳朵是为了提醒自己,凡事不要听得太仔细。水如果太清澈,鱼就不能在里生存;人如果太精明较真,就没有人能安心臣服于你。


“夏后氏逆于庭,殷人逆于堂,周人逆于户。”—【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夏商周三代的婚礼迎亲礼仪有所不同,夏代新郎迎亲在庭,商代新郎迎亲在堂,周代迎亲在户。


“时不亲迎,故陈亲迎之礼刺之。”—【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当时齐国男女成婚已经没有所谓的迎亲礼节了,所以诗人在诗歌中罗列了夏商周三代的婚姻亲迎之礼,用以讽刺当时社会礼崩乐坏的现实。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

【大白话】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知识拓展

冕旒

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下期预告


《齐风•东方之日》步履相依,一生相随

《东方之日》一诗内容明确,诗人是一位男子,诗歌是他所吟唱的一首爱情诗,描写了他心爱女子的美丽非凡。这样一位如同日月一般令诗人无比爱慕的女子,她究竟与诗人之间有何关系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