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10《齐风•南山》齐鲁二国的耻辱往事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齐风•南山]

* 齐鲁二国的耻辱往事

* 齐君荒淫无道

* 鲁君懦弱无能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齐风•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

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南山:齐国山名,又名牛山。崔崔:山势高峻状。

绥绥(suí):缓缓行走的样子,或曰求匹之貌。

有荡:即荡荡,平坦状。

齐子:齐国的女儿(古代不论对男女美称均可称子),此处指齐襄公的同父异母妹文姜。由归:从这儿去出嫁。

止:语气词,无义。

曷(hé):怎么,为什么;怀:怀念。一说来。

屦(jù):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五两:五,通“伍”,并列;两,“緉”的借省,鞋一双。

緌(ruí):帽带下垂的部分。帽带为丝绳所制,左右各一从耳边垂下,必要时可系在下巴上。

庸:用,指文姜嫁与鲁桓公。

从:相从。

蓺(yì):即“艺”,种植。

衡从:横纵之异体,东西曰横,南北曰纵。亩,田垅。

取:通“娶”。

告:一说告于祖庙。

鞫(jú):穷,放任无束。

析薪:砍柴。

匪:通“非”。克:能、成功。

极:至,来到。一说恣极,放纵无束。


“狐,邪媚之兽,故以此比襄公。”—【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古人眼中狐狸的形象多为邪恶妖媚的动物,所以诗人这里用以比喻齐襄公的荒淫无道。


“葛屦,服之贱者。冠緌,服之贵者。—【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葛麻编织的鞋子是低位低微的普通百姓所穿,而制作精美两旁垂下丝带的冠冕则是贵族所戴,诗人借此隐喻不管是普通寻常百姓还是贵族的婚姻都是以夫妻成双,互相忠诚为主旨。


“此言文姜既用此道嫁于鲁候,襄公何復送而从之,为淫泆之行。”—【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既然文姜已经嫁去鲁国为人妇,齐襄公为什么还要这样跟着不放,重温旧情呢?这真是荒淫无道啊!


“树麻者必先耕治其田,然后树之。”—【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古人在种植麻之前,首先要反复横纵地耕地,这样才能将麻种好,收获丰盛。

下期预告


《齐风•甫田》面对易逝人生的千古智慧

《甫田》这首诗歌历来在《诗经》中并不太为人所重视。诗歌难解的原因在于通篇都是隐喻虚写,但却又是句句箴言,文字背后隐藏着人生的智慧,若非反复思考推敲则很难品味出其中意味。那么诗歌到底传达了古人怎样的博大智慧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