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114砥平里战斗21


Listen Later

美骑兵第一师五团团长是柯罗姆贝茨上校。他在距离砥坪里以南六公里的地方,集结了一支庞大而混杂的部队。五团的全部兵力加上两个野战炮兵营、一个重型坦克连、两个轻型坦克排、一个工兵连、一个装载各种物资的大型车队,还有一个专门准备到砥坪里处置伤亡的美军卫生连。


鉴于砥坪里已经危如累卵,柯罗姆贝茨不顾美军夜间不战斗的惯例,在十四日下午就出发了。增援的队伍在狭窄的土路上足足延伸了三公里长。部队刚前进大约一公里,就发现土路上的一座桥梁被中国军队炸毁了。桥得整整一个晚上才能修好。这一变故让无辜的柯罗姆贝茨夹在弗里曼和李奇微之间两头挨骂。


十四日上午,随着白日光临白雪皑皑的山峰,美军飞机铺天盖地而来,轮番在中国军队的所有阵地上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射击和轰炸。中国军队的官兵们自从入朝参战以来,还没有见过那么多的飞机集中在这么一块巴掌大的天空。美国飞机整整轰炸了一个上午,然后,砥坪里的美军和法军开始出动坦克和步兵向中国军队的阵地进行凶狠的反击。志愿军在阵地上坚持了一个白天。虽然伤亡巨大,但利于进攻的马山阵地没有丢。


夜晚在血迹斑斑的雪地上降临了。志愿军参加砥坪里攻坚战的各个团,终于全部到齐了。


一九五一年二月十四日,一个没有星光的夜晚。信号弹在砥坪里四周同步升起,军号声也响了起来。


七点整,暴雨般的炮弹砸在了防御阵地上,已成废墟的小镇再次狼烟四起。攻方打头阵的是手持冲锋枪的突击连,每人携带一个炸药包。这些士兵把炸药包绑在一根长长的木棍上,用来炸毁守军的散兵坑,有些人还扛着爆破筒,把进攻路线上的障碍炸开一个可供人通过的口子。


一位志愿军老兵回忆道,“部隊冲锋的时候,那都是依靠人多冲上去的。人家完全都是机枪、重机枪、炮,人家都是这样。咱是靠人多,人、枪、手榴弹。”


这些突击连很快就闯过了美军的铁丝网,甚至地雷区,尽管大多数人都在这个过程中牺牲了。在突击连得手之后,有更多的中国士兵沿着被鲜血染红的山坡向上冲击,不少人被自己战友的尸体拌得踉踉跄跄。在他们后面还有更多数不清的待命部队。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By 暮鼓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