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20《魏风•十亩之间》一诗四解,言简意深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魏风•十亩之间]

* 单纯至美的田园画卷

* 归隐田园的内在含义

* 田园劳作、结伴而归

* 相约避世归隐之作

* 讽刺国土隘陋,民无居所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魏风•十亩之间]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十亩之间:指郊外所受场圃之地。
桑者:采桑的人。闲闲:宽闲、悠闲貌。
行:走。一说且,将要。
泄(yì)泄:和乐的样子;一说人多的样子。
逝:返回;一说往。


“闲闲,往来者自得之貌。”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闲闲是指来往穿梭、悠闲自如的状态。


“古者民各受公田十亩,又庐舍各二亩半,环庐舍种桑麻杂菜。”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古代的百姓不仅要耕种自己的土地,还要分摊耕种公田,每户人家所分配到的公家田地是十亩,自己家的私田是二亩半,围绕着私田和公田之间会种植桑树、麻树这样的植物。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大白话】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政乱国危,贤者不乐仕于其朝,而思于其友归于农圃,故其词如此。”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诗人是一位贤能之士,当时魏国政治昏暗,统治者治理无道,诗人这样一位优秀的贤者也不被重用,所以也不愿再继续担任公职,他来到郊外田野之中,招呼身边与自己一样的贤能之士一同归隐田园,因此就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歌。


“故语其妇曰:世有此境,吾将于子长往而不返矣。”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诗人是一位男子,他忍受不了世俗的生活和昏暗的社会状态,带着妻子来到郊外,希望和心爱之人能够远离尘世,永远过着自由隐居的生活,再也不回去了。


“刺时也。言其国削小,民无所居焉。”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诗人讽刺当时魏国统治无道,人民生活贫困疾苦,流离落魄,连基本的安稳居所也没有着落。


“诗人言他国田蚕之乐,而羡其得所。”—【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大白话】 

诗人所描写的田园美景都是魏国邻国其他国家居民的生活状态,诗人羡慕周边富裕国家百姓的安居乐业,心中无比向往,希望能够离开这里去往他国。



下期预告


《魏风•伐檀》无功受禄,君子所耻

《伐檀》这首诗歌是非常为人所熟知的了,它的主旨是表达了当时魏国人民对于统治者横征暴敛,不劳而获剥削行为的深刻讽刺。那么诗歌的作者是谁?究竟这是否只是一首简单的讽刺诗呢?它在文学上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