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24《唐风•蟋蟀》(二)居安而思危,君子勤无休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唐风•蟋蟀]

* 悲秋伤逝,难以为乐

* 居安思危,君子之忧

* 自我勖勉,勿荒于嬉

* 君子尽人事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唐风•蟋蟀]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已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聿(yù):作语助。

莫:古“暮”字。

除:过去。

无:勿。

已:甚。

大(tài)康:过于享乐。

职:尚且、还要。

居:处,指所处职位。

瞿(jù)瞿:警惕瞻顾貌。

逝:去。

迈:义同“逝”,去,流逝。

外:本职之外的事。

蹶蹶:勤奋状。

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

慆(tāo):逝去。

休休:安闲自得,乐而有节貌。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宋】岳飞《小重山》

【大白话】

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三更。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为国建功留青史,未老满头霜星星。家山松竹苍然老,无奈议和声起、阻断了归程。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可可高山流水知音稀,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



“当主思于所居之事,谓国中政令。”—【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诗人告诫提醒自己还是要时常想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国家的政令。



“其所治之事,固当思之;而所治之余,亦不敢忽。盖以事变或出于平常思虑之所不及,故当过而备之也。”—【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诗人作为一名官员,自己的本职工作当然要经常放在心上,努力做好,但是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其他的工作也绝对不能忽略,作为一名管理者,要考虑的更多,想的更远,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有所预判,未雨绸缪,这样才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皆有准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大白话】

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那忧患一定近在眼前。



“休休,安闲之貌。乐而有节,不至于淫,所以安也。”—【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休休”是指安闲之意,但这个安闲可不是完全放松、贪图享受,而是要乐而有节,虽然快乐但是要有节制,不能过分。



“此真唐风也。其人素本勤俭,而又不敢过放其怀,恐躭逸乐,致荒本业。”—【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蟋蟀》这首诗歌中诗人的性情真的符合唐的民风,先王的遗风让唐地的人民普遍都非常勤奋努力,深谋远虑,而且即便是快乐放松也不敢过渡放纵自己,怕因为过于贪图享乐安逸而荒废了自己的本质工作。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大白话】

君子的责任,是要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人类指明一条共同的康庄大道,继承以往的圣贤高尚思想和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负重责深为忧,更为切至。”—《韩诗》

【大白话】

担负的责任越重,心中的忧虑就越深。



下期预告

《唐风•山有枢》人生得意须尽欢

《山有枢》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比较明确的,它是一首鼓励人民要活在当下,享受生活的诗歌。但是关于诗歌作者是何人,诗歌的背后是怎样一个故事,历来却有许多不同的理解,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