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37《唐风•采苓》谗言误国,君勿信!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唐风•采苓]
*   似是而非
*   谗言勿信

*   谗者无获

*   骊姬之乱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唐风•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苓(líng):甘草名。

首阳:山名。

为(wěi)言:即“伪言”,谎话。为,通“伪”。

苟亦无信:不要轻信。苟,诚,确实。

舍旃(zhān):放弃它吧。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无然:不要以为然。然,是。

胡:何,什么。

苦:即所谓的苦菜,野生可食。

无与:不要理会。与,许可,赞许。

葑(fēng):即芜菁,又叫蔓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从:听从。 


“苓宜隰不宜山,葑生于圃,苦生于田,是三者皆非首阳山所宜有,而诗言采于首阳者,盖以三者取兴,正以见谗言之似是而实非也。”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苓”这种植物是一种甘草,它本来的习性是适合生长在低洼的湿地之中的,“苦菜”是生长在田地里的,“葑”也是种植生长在菜园子里的,这是它们最合适的生长环境,而如今诗人却到这样一座高山上去寻找采摘这些植物蔬菜,其实是跑错了地方,就好像听信了谗言,上当受骗了一样。



“徐察而审听之,则造言者无所得,而谗止矣。” —【宋】朱熹 《诗集传》

【大白话】

如果统治者真的能够做到面对任何听到的意见都能仔细核查、调查研究、认真审视反思,那这些虚伪制造谗言的小人们就自然也会毫无所获,不会得逞,这样久而久之,统治者身边的谗言也就会停止消失了。



“浸润之谮。”— 孔子

【大白话】

那些谗言和虚伪的谎话,就像水流浸湿物体一样慢慢地浸透你,让你无法察觉。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庄子•齐物论》

【大白话】

毛嫱与丽姬是春秋时期人们所公认的美女,毛嫱是当时越国的美女,丽姬就是诗歌中讲的这位骊姬,但是她们尽管如此美丽,水中的鱼看见她们还是立刻深潜水里,天空中的鸟儿看见她们就高飞入云,山林间的麋鹿看见她们就迅速跑远。



下期预告

《秦风•车邻》(一)从边陲小国到称霸诸侯

秦风时期的秦国还只是一个周朝的诸侯国,并吞六国统一华夏是之后的事了。那么之前的秦国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呢?秦风的诗歌有什么特点呢?第一首诗歌《车邻》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