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39《秦风•车邻》(二)礼之用,和为贵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秦风•车邻]
*  礼乐之好,自秦仲始
*  高下大小,各得其所
*  君臣相得,乐中有忧

*  礼之用,和为贵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秦风•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邻邻:同辚辚,车行声。

有:语助词。

寺人:宦者。

阪(bǎn):山坡。

隰(xí):低湿的地方。

并坐:同坐。

今者:现在。

逝:往。

耋(dié):八十岁,此处泛指老人。

杨:古代杨柳通名。

簧:古代乐器名,大笙。

亡:死亡。


“美秦仲也。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焉。”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诗人描写了华贵的车马和服侍统治者负责传令的官员,其实是讲秦国在秦仲统治时,秦仲被任命为大夫才开始有了贵族的待遇,可以乘坐这样华贵隆重的出行马车,他的身边也开始有了负责侍奉传令的小官员。



“喻秦仲之君臣所有各得其宜。”  —【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高山上生长着漆树和桑树,低洼湿地生长着栗树和柳树,是用以比喻一种自然界各种生物各得其所且自然生长在最适合的地方,高地上下,各得其所的一种状态。



“礼之用,和为贵。” — 孔子《论语》

【大白话】

礼真正的作用,并不是它的形式和条条框框,而是在于它的目的,也就是用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下期预告

《秦风•驷驖》上阵父子兵

《驷驖》这首诗歌是一首描写秦国贵族出行狩猎的诗歌,整体基调非常快乐,我们知道秦国是一个比较崇尚武力的国家,所以打猎这样的主题就很自然成为了《秦风》里最常见的主题。诗歌不仅表达了秦人昂扬尚武的精神,更有那一份来自遥远西北边塞的质朴温情。这一点动人的温情,历来对于这首诗歌的解读是有所忽略的,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