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1952年10月16日,美韩军继续猛攻不止,四十五师先后已有15个连投入战斗。秦基伟当即决定,四十五师改为主攻,四十四师则改为助攻。军(师)组织火炮向上甘岭机动,并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建立后方供应机构,加强后勤保障。除原先储备的弹药外,另为一线部队每连增加配备8000枚手榴弹、三个月的补给品储备量,并积极组织向坑道补充弹药、食物和饮水。
10月17日,战斗进入第四天,越来越惨烈。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一天之中几度易手。每次易手就伴随着天翻地覆的炮击、和天昏地暗的拼杀。阵地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高地。由于战场地域狭窄,最多只能展开两个营的部队,双方只能采取逐次增兵的战术,一个营一个连,甚至一个排一个班的投入作战。这天,韩军第二师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志愿军在地上挖有坑道,解决了美韩军几天来一直困惑不解的难题: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怎么还会有人生存下来?对此美韩军极为重视,特意派韩二师的中校情报参谋带着精干侦察人员前往核实,这才搞清楚,志愿军果然利用坑道对付炮火轰击。
10月19日,第15军集中44门重炮、和1个喀秋莎火箭炮团的兵力,掩护第134团6连,第45师侦察连,工兵连1个排,进攻537.7高地。
炮火射击刚一延伸,步兵随即开始反击。537.7高地地形简单,易攻难守,反击的三个连攻势如潮,仅二十分钟就夺回了全部阵地,打垮了韩国第32团第1、2营(共4个连)的防御。按照事先规定,转入防御。
第一阶段表面阵地的争夺
这场激烈反击的重头戏是在597.9高地。已进入坑道的第134团八连(前身是八路军第129师警卫营三连,是134团战斗力首屈一指的连队),等炮火开始延伸射击,就冲出坑道。先攻下1号阵地,接着向3号主峰阵地冲击,被东侧一个地堡火力所阻。八连两次组织爆破均未成功,负责掩护的机枪手(赖发均)人枪俱伤,他拿起一颗手雷带伤冲去。在向地堡接近途中,又多处负伤,但他一直匍匐到距地堡两米处,然后趴在地上稍事休息,积攒最后的体力,一跃而起,连人带手雷扑到地堡上,一声巨响,与地堡同归于尽!几乎在同时,东南山梁上的8号阵地,四连一位叫欧阳代炎的副排长,双腿被炸断后,毅然滚入敌军群中,拉响手榴弹!
1952年10月16日,美韩军继续猛攻不止,四十五师先后已有15个连投入战斗。秦基伟当即决定,四十五师改为主攻,四十四师则改为助攻。军(师)组织火炮向上甘岭机动,并组成炮兵指挥所统一指挥。建立后方供应机构,加强后勤保障。除原先储备的弹药外,另为一线部队每连增加配备8000枚手榴弹、三个月的补给品储备量,并积极组织向坑道补充弹药、食物和饮水。
10月17日,战斗进入第四天,越来越惨烈。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一天之中几度易手。每次易手就伴随着天翻地覆的炮击、和天昏地暗的拼杀。阵地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高地。由于战场地域狭窄,最多只能展开两个营的部队,双方只能采取逐次增兵的战术,一个营一个连,甚至一个排一个班的投入作战。这天,韩军第二师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志愿军在地上挖有坑道,解决了美韩军几天来一直困惑不解的难题: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怎么还会有人生存下来?对此美韩军极为重视,特意派韩二师的中校情报参谋带着精干侦察人员前往核实,这才搞清楚,志愿军果然利用坑道对付炮火轰击。
10月19日,第15军集中44门重炮、和1个喀秋莎火箭炮团的兵力,掩护第134团6连,第45师侦察连,工兵连1个排,进攻537.7高地。
炮火射击刚一延伸,步兵随即开始反击。537.7高地地形简单,易攻难守,反击的三个连攻势如潮,仅二十分钟就夺回了全部阵地,打垮了韩国第32团第1、2营(共4个连)的防御。按照事先规定,转入防御。
第一阶段表面阵地的争夺
这场激烈反击的重头戏是在597.9高地。已进入坑道的第134团八连(前身是八路军第129师警卫营三连,是134团战斗力首屈一指的连队),等炮火开始延伸射击,就冲出坑道。先攻下1号阵地,接着向3号主峰阵地冲击,被东侧一个地堡火力所阻。八连两次组织爆破均未成功,负责掩护的机枪手(赖发均)人枪俱伤,他拿起一颗手雷带伤冲去。在向地堡接近途中,又多处负伤,但他一直匍匐到距地堡两米处,然后趴在地上稍事休息,积攒最后的体力,一跃而起,连人带手雷扑到地堡上,一声巨响,与地堡同归于尽!几乎在同时,东南山梁上的8号阵地,四连一位叫欧阳代炎的副排长,双腿被炸断后,毅然滚入敌军群中,拉响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