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

143上甘岭战役8


Listen Later

1952年10月20日一早,美军出动30架次B26轰炸机,对上甘岭进行地毯式轰炸,300余门重炮同时实施轰击,40多辆坦克由于受地形限制无法实施集团突击,干脆抵近高地作为固定火力点,直接支援步兵进攻。美军投入战斗的步兵共三个营,采取多路多波次集团冲锋,后三角队形,兵力由小到大,一波接一波,在宪兵队的督战下,轮番冲锋。 


激烈的炮火使得整个上甘岭都被硝烟所笼罩,相隔百米就无法看到信号枪的光亮,双方只好都使用迫击炮发射信号炮弹来进行联络。黄昏时分,志愿军部队经连续一天一夜的激战,伤亡巨大,后援无济,无力再战,只得放弃表面阵地退入坑道。除597.9高地西北山梁上的四个阵地外,其余阵地均告失守,崔建功原先苦心安排只攻不守的王牌八连,无法撤下,继续在上甘岭战斗,此时仅剩15人,在连长李保成的率领下退入一号坑道。 


当晚,军参谋长张蕴钰赶到四十五师师部,听取作战情况报告。崔建功汇报部队伤亡已超过3500人,一三四团和一三五团总共只剩下二三百人,全师已经没有一个完整的建制营了。张蕴钰大为震惊,责问为什么不及时报告?一三四团团长张占元表示,还能组织机关和勤杂人员继续战斗。张蕴钰痛心不已。秦基伟知道这一情况立即在军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决定从军部的直属部队和机关中抽调人员,补充四十五师。鉴于四十五师已无力组织反击,便改变战术,以坑道斗争、与小分队反击为主要手段,消耗疲惫敌军,为主力调整部署、准备大规模反击赢得时间。 


秦基伟后来回忆说:“在战斗开始的第一周内,我虽伤亡大,但看到敌人伤亡更大,便认为敌人不久就要收兵。特别是当阵地被敌人占领后,脑子发热,想一巴掌把他打下去。所以我对崔建功师长讲了那样的话,打不下来就不要回来见我。我这句话放出去不要紧,下面脑子更热,一股血气上来就拼命,增大了伤亡。”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抗美援朝战记|揭秘战争背后的细节真相By 暮鼓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