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47《秦风•晨风》人间亦自有银河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秦风•晨风]
*  猛禽虽强,仍恋故林
*  木尽地宜,爱人失所
*  时光流逝,耗尽希望
*  人间亦自有银河

*  康公弃贤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秦风•晨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晨风:鸟名,即鹞鹰,属于鹞鹰一类的猛禽。

鴥(yù):鸟疾飞的样子。

郁:郁郁葱葱,形容茂密。

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

如何:奈何,怎么办。

栎(lì):树名。

隰(xí):低洼湿地。

六驳(bó):木名,梓榆之属,因其树皮青白如驳而得名。

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实色红,如梨。

树:形容檖树直立的样子。

檖(suí):山梨。


“鴥,疾飞貌。”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鴥指鸟儿快速飞行的样子。



“妇人以夫不在,而言鴥彼晨风,则归于郁然之北林矣。” —【宋】朱熹 《诗集传》

【大白话】

这位在家中的妇女看到鹞鹰疾飞回到北林的巢穴,就想到了自己远远离家在外的丈夫了。



“驳,梓榆也,其皮青白如驳。” —【宋】朱熹 《诗集传》

【大白话】

“驳”在这里指的是“梓榆”,因为“梓榆”树的树皮是青色和白色斑驳相间的,所以称之为“驳”。



“棣,唐棣也。檖,赤罗也。”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棣”指的是“唐棣”树,“檖”指的是“赤罗”树。



“思望之,心中钦钦然。”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钦钦”是表示一种思念盼望的心理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远方爱人的幽思之伤。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清】袁枚《马嵬》

【大白话】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象石壕村那样的夫妻决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



“男女情与君臣义原本相通,诗既不露其旨,人固难以意测。”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晨风》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一首描写男女间思念之情的诗歌,但作者下笔也是比较模糊的,男女之情和君臣之义之间本来就有想通之处,所以这首诗歌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位贤能之士心中空有一股炙热的报国热情却被君主所冷落,心中哀伤不已而写下此诗,借用男女之情来做讽刺,表达对于君主不任用贤能之士的不满。



“刺康公也。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焉。”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诗人的目的是为了讽刺当时的秦康公,即秦穆公之子。秦康公继位后秦国开始慢慢衰弱,所以诗人借《晨风》一诗中的男女之情来讽刺秦康公不能任用贤才,以至于秦国走向衰弱。



下期预告

《秦风•无衣》春秋无义战

《无衣》这首诗歌是一首极其慷慨激昂的战歌,秦国人的尚武精神在这首诗歌里表露无遗,它是一首军队动员歌,鼓舞当时秦国的士兵踊跃参军、赶赴前线。具体故事如何?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