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50《秦风•权舆》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秦风•权舆]
*  今非昔比,哀叹不已
*  没落贵族子弟的哀叹
*  没落的真相的反思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秦风•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权舆:通“虇蕍”,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於(wū):叹词。

夏屋:大的食器。夏,大;屋,通“握”,

于嗟乎:悲叹声。

承:继承。

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


“夏屋渠渠,正状其礼食大具之盛。”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夏屋渠渠”一句是作者在感叹他曾经吃饭的时候,桌面上摆放着各种盛放食物的器具,场面盛大,也说明作者以前的物质条件非常好。



“四簋,黍、稷、稻、粱。” —【汉】毛亨《毛诗》

【大白话】

“四簋”中分别放着“黍、稷、稻、粱”这四种不同的主食。



“虇蕍本蒹葭始生之称,因而凡草之始生通曰权舆。”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虇蕍”二字原本是指芦苇这样的植物初生时候生机勃勃的样子,现在用来代指一切事物刚刚开始,最初美好的状态,所以“不承权舆”的意思是诗人在哀叹怎么就没有能够继承好当初自己的贵族身份呢?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孔子《论语》

【大白话】

颜回啊!他的品质真的是非常优秀高尚啊!平时生活里一碗饭一瓢水,饮食都是如此简单的粗茶淡饭,而且居住在非常简陋的小屋里,普通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困苦忧愁,但是颜回非但不在意这些生活的简陋,而且在朴素的生活状态中依然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孔子《论语》

【大白话】

真正的君子饮食不会去追求山珍海味、吃饱喝足的,居住也不会去追求安逸舒适。



下期预告

《陈风•宛丘》(一)诸夏之南,原始感性

《陈风》的诗歌采集自陈国,陈国这样一个地处南方的小国其实还是挺有来头的,伏羲之墟,舜帝之后,那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所产生的诗歌与北方诸侯国相比会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从下一讲我们开始进入陈风的诗歌。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