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陈国的国事民情。有人认为这里通“阵”,卫灵公在问孔子排兵 布阵的事。这不合情理。卫灵公在位数十年,非常善于用人,他手下文臣武将外交家高手云集,打仗根本不用他亲自带兵。以卫灵公的成就在当时其实算是位睿智开明的国君了。卫灵公身为国君,对外只操心国与国之间的征伐决策,如果说他也来问排兵布阵,而且是向世人都知道以文礼见长的孔子问排兵布阵,未免太低看了卫灵公的智商。实际上经考证,历史上只有孔文子向孔子问过攻伐之事。
《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读】
卫灵公向孔子问陈国的政事民情。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军旅攻伐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卫灵公问陈1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2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注释】
1陈:陈国的国事民情。有人认为这里通“阵”,卫灵公在问孔子排兵 布阵的事。这不合情理。卫灵公在位数十年,非常善于用人,他手下文臣武将外交家高手云集,打仗根本不用他亲自带兵。以卫灵公的成就在当时其实算是位睿智开明的国君了。卫灵公身为国君,对外只操心国与国之间的征伐决策,如果说他也来问排兵布阵,而且是向世人都知道以文礼见长的孔子问排兵布阵,未免太低看了卫灵公的智商。实际上经考证,历史上只有孔文子向孔子问过攻伐之事。
《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
2俎豆:俎,音zǔ。俎豆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被用作祭祀时的礼器。
【译读】
卫灵公向孔子问陈国的政事民情。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军旅攻伐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