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55《陈风•东门之池》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陈风•东门之池]
*  劳作平凡,质朴歌谣

*  对歌密语,甜蜜爱情
*  脉脉细语,柔美深情
*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陈风•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池:护城河。一说水池。

沤(òu):长时间用水浸泡。纺麻之前先用水将其泡软,才能剥下麻皮,用以织麻布。

淑:善,美。

姬:周之姓。诗中是借以指古代对妇女的美称。

晤(wù)歌:用歌声互相唱和,即对歌。

纻(zhù):同“苎”,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皮含纤维质,可做绳,可织布。

晤语:对话。

菅(jiān):菅草。芦荻一类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浸渍剥取后可以编草鞋。


“古者有城必有池,池皆设于城外,所以护城。”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古人的城市周围一定会有护城河,在战争的时候可以保护城墙城门不被敌人所攻击。



“菅,叶似茅而滑泽,茎有白粉,柔韧,宜为索也。” —【宋】朱熹 《诗集传》

【大白话】

“菅”是一种类似于白茅的植物,它的茎部也有细长柔韧的纤维,可以用于制作绳索。



“姬姜二姓是当时最上层的贵族,二姓的女子必最美丽而华贵,所以诗人称美女为淑姬、孟姜。” — 闻一多《风诗类钞》



“然其辞意浅率,终非佳构,不必再多烦多辩已。”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东门之池》这首诗歌文字言辞实在是太浅显简单,内容也非常直白,所以并不能称得上是什么好作品,因此也没有太多去品读的必要。



“于池中柔麻,使可缉绩作衣服。兴者,喻贤女能柔顺君子,成其德教。” —【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麻、纻、菅这样的植物本身粗糙坚硬,通过水中浸泡梳洗,原本坚硬粗厚的植物,慢慢变的柔顺坚韧,可以舒舒服服地穿在身上,这也象征着男女之间的爱情?那些原本粗里粗气的青年男子们,在心爱的女生面前开始温情脉脉。



“直言曰言,论难曰语。言,自言己事也。语,为人论说也。” —《说文解字》

【大白话】

“语”是指跟别人讨论一些话题,而“言”则是指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孟子》

【大白话】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要相知,即认识彼此,而最珍贵的是知心,是了解彼此的内心。



下期预告

《陈风•东门之杨》人约黄昏后

《东门之杨》这首诗歌内容短小,文字简单,关于诗歌的主旨一直都令人费解,那么是怎么短小的故事呢?诗歌背后诗人又是怎样的情怀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