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泰之《东方柔性正骨传真》全书诵读

16 第一章-柔性正骨技术特征-技术特征


Listen Later

技术特征

1.西方手法技术特征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有着独特、完整的技术特征,其观念认知、操作技法与世界众多正骨技术均有显著不同。

在西方,手法力学疗法总体可分为冲击技术(thrust techniques)和非冲击技术(non-thrusting techniques)两大类。

西方冲击类手法正骨技术的技术特征:

HVLA—Thrust(高速—低幅—冲压)

美式按摩疗法chiropractic(或称美式整脊)为西方冲击类手法正骨技术代表之一。

美式按摩疗法chiropractic要求操作者以极快的速度冲压标的骨结构,但同时要求标的骨结构被动移动的幅度要很小。

非冲击类手法正骨技术,包括正骨技术和软组织技术等多种西方手法技术。其中代表性的正骨技术之一为关节松动术(mobillization techniques),其技术特征为HALV(高幅度—低速度)。

H:high,高的;V:velocity,速度;L:low,低的;A:amplitude,幅度;glide:滑移;thrust:冲压。

2.“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技术特征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若以上述西方手法分类标准而言,则归属于非冲击技术大类。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技术特征:

LVHA—Glide(低速—高幅—滑移)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手法正骨技术,是使标的骨结构缓慢、均匀地以低速(low velocity)被动移动。而标的骨结构被动移动的幅度可以很高(high amplitude),不必然是微调。标的骨结构受力后以滑移(glide)的运动方式进行被动蠕移(creep)。

以中华文化的表达方式而言,“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4个字——轻推慢移。

《庄子·天道》曰:“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在“不徐不疾”“有数存焉于其间”的行动过程中,诞生了中华文化之“得心应手”的心法总结。

全真典籍《重阳祖师修仙了性秘诀》曰:“缓缓而抽添水火,微微而调息真功。”《庄子·大宗师》所描述的“真人之息以踵”的踵息(或称胎息)境界,便是这“缓缓”“微微”之丹法真功的直接成就。

由此可知,“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活水源泉,可直上而追溯至道家老庄先哲及丹家境界。得心应手的智慧与缓缓而行、微微而动的丹火精髓,被创造性地融通、运用于手法正骨技术之中,“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独具特色的原创内核由此成形。

从表面上看,“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技术特征与西方关节松动术的技术特征性质相似而属同一大类技术,但是,除了在西医学及生物力学科学的部分认知以外,“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所涉及的丹、易、黄、老等哲学理论与其思想境界、道学文化背景、手法操作的策略性程序、明确的“以柔克刚”“缓缓而行”的柔性动力原则,以及对人体生物力学与疾病关系规律的深入探索等等诸多方面,明显地表现出与西方力学疗法之间的差异。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的技术特征虽然可以描述为LVHA—Glide(低速—高幅—滑移),但其操作时的用力模式、发力方式及其劲道要求与美式按摩疗法chiropractic有着显著的不同,与其技术特征HVLA—Thrust(高速—低幅—冲压)正好相反、相对。

来自东、西方不同地域的手法技术体系,因其背景文化的差异,虽有交叉,更有不同,各具特色。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毛泰之《东方柔性正骨传真》全书诵读By 王治皓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