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開門

17 世紀法國現實主義畫家喬治·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


Listen Later

喬治·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 1593 -1652),是來自法國東北方Lorraine 的畫家,他的作品融合了北歐、義大利和法國文化的風格,與Jacques Callot(1592 - 1635)和 Le Nain兄弟(Antoine, Louis, Mathieu)屬於同一時代的畫家,他很快脫穎而出,成就了「de La Tour風格」。他是義大利巴洛克畫派的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1610)風格的崇拜者和繼承者,他的作品常有多個版本,然而存世作品不多,而且經常被模仿或抄襲,由於缺乏關於他的生活和工作資料和文獻,通常很難確定為他作品真偽。 

成長背景:
1593年3月14日受洗,1652年1月30日去世。他在Vic-sur-Seille,3世紀就存在Metz主教區(Évêché de Metz)受洗,此區1552 年以來被法國佔領。他的洗禮證書保存在Vic-sur-Seille博物館。他的父親是麵包師傅Jean de la Tour Boullengier,母親Sibylle Molian 也出身麵包師家庭,他在七個孩子中排行第二。

最初的繪畫生涯:
早期作品受到Caravaggio 影響,以及Lorraine 畫家Jacques Callot的影響,以夜間場景的明暗對比聞名,他的技術精於北歐前輩畫家,他從荷蘭人的風俗畫轉移到宗教主題。他與Caravaggio 的差別在於宗教畫未表現戲劇性,也沒有將人物紀念碑化,因此容易與風俗場景混淆,風俗畫是Flander和荷蘭人喜歡的日常生活場景主題。

1616 年,介由荷蘭Utrecht Caravaggism畫派的荷蘭黃金時代大師Gerrit van Honthorst(1592—1656)和Hendrick ter Brugghen (1588 -1629) ,受到Caravaggio的影響。Utrecht Caravaggism畫派指荷蘭畫家們在17 世紀的前十年,前往義大利羅馬深度學習,特別受義大利巴洛克畫派的Caravaggio(1571—1610)的影響。Caravaggio於1593年到1610年間活躍於羅馬、Naples、Malta和Sicilia 。此畫派的畫家返回荷蘭後,在Utrecht 發展,因而名為Utrecht Caravaggism。

1620 年至 1630 年左右,繼續受義大利大師的啟發,他曾去過羅馬,但是沒有如其他藝術家,在義大利進行長期經典之旅。

此外,Lorraine公爵亨利二世( Henri II de Lorraine, 1563 -1624), 於1608年至1624年成為Lorraine 的Bar公爵,曾委託Caravaggio 創作《天使報喜》(Une Annonciation),德.拉圖應該曾在Nancy 見過Caravaggio的作品而受影響。

早期在Lunéville鎭創作:
1617 年,在家鄉Vic-sur-Seille
與來自Lorraine 公國Lunéville鎭的貴族家庭成員Diane Le Nerf結婚。婚後定居在Lunéville,他在Lorraine 公爵亨利二世統治時,開始輝煌的藝術職業生涯。1619 年,他在建於13世紀,Laurainne公爵們的Lunéville城堡定居。1620年,被視為該市的“資產階級”,獲得公爵的豁免書以及授予貴族成員的特許權,同時是Lunéville鎭最富有的居民之一。

此時期的作品增加了宗教.風俗、音樂家和乞丐的現實主義的主題。他受到來自Lorraine 資產階級和貴族的大量委託,可惜未能成為亨利二世公爵的官方畫家,因為當時Lorraine的風格主義後期畫家Claude Déruet(1588 - 1660)已享有此頭銜。此外Lunéville的Minimes教堂和查理四世亦委託他創作。查理四世(Karel IV, 1316—1378),有許多稱位:盧森堡王朝( Luxembourg)的波希米亞國王(1346-1378在位)和羅馬人民的國王(1347-1378在位),義大利國王(1347 - 1378)。神聖羅馬皇帝查理四世(1355年加冕),盧森堡伯爵(1347 - 1378)。他統治時期是中世紀捷克最強盛文明的「黃金時代」,因博學多聞,被譽為「哲學家皇帝」。

他的畫作大多比例適中,通常高一公尺。 1633 年起,Lorraine 繁榮安全,但在查理四世公爵的領導下,之後陷入了三十年戰爭,該公國因而被法國佔領,1635 年,瑞典和克羅埃西亞軍隊破壞該地區,他居住的Lunéville鎮於1638 年被燒毀,迫使他逃往Nancy避難。

三十年戰爭(1618-1648):
由神聖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大規模歐洲戰爭。起因於波希米亞(Bohemia)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Habsburg)統治,最後哈布斯堡家族戰敗,簽訂了世界首個國際公約《西發里亞和約》(Peace of Westphalia) 才告終。這場戰爭使日耳曼邦國的人口損失約25-40 %,波美拉尼亞65%的人口陣亡,德意志各諸侯國男性將近50%陣亡,平民約800萬人死亡。衝突還包括法西戰爭和葡萄牙王政復辟戰爭等。

巴黎和生命晚期:
法國波旁王朝(Bourbon)的國王路易十三(Louis XIII,1601—1643),招幕Lorraine 藝術家創作,原邀請的巴洛克Jacques Callot(1592 -1635)婉拒後,由他前往巴黎入住羅浮宮,於1639年獲得「國王普通畫家」(peintre ordinaire du roi )的頭銜。路易十三擁有他的知名作品《艾琳親手照顧的聖塞巴斯蒂安》(Saint Sébastien soigné par Irène )。1641 年,由於他的財產和關係都在Lorraine,他的房子重建好後返回了Lunéville鎮。

法國軍隊佔領的洛林公國總督公爵亨利二世 (Henri II, duc de La Ferté-Senneterre, 1599-1681)有多幅他的畫作,第一幅夜間場景作品是1645 年的《耶穌誕生》(Nativité en janvier)。

晚年的作品多為標為風俗畫的宗教場景,他之後以宗教為創作主題,可能是三十年戰爭後,Lorraine 的方濟各會重新恢復了宗教生活。

1652 年1 月30 日在Lunéville鎭逝世,可能死於胸膜炎或流行病,此流行病於同年1 月15日奪走了他妻子的生命,1月22日奪走了他男僕Jean的生命。

他的兒子Étienne(1621-1692)是他的學徒,是他唯一的繼承人,此外兩個未婚的女兒實現了父親的夢想,在Lunéville鎭附近購買了Mesnil的永久持有權,並獲得貴族頭銜,以使人們忘記他的平民出身。

被遺忘與重新被發現:
他生前有名,往生後被遺忘,且作品分散。他的畫作很少有簽名,簽名有時被故意刪除。此外迄今也未發現他的遺物,包括肖像、個人物品、書籍、住宅以及墳墓。

直到1915 年,德國藝術歷史學家Hermann Voss(1884-1969 )才從Nantes藝術博物館的兩幅畫作《天使向聖約瑟夫顯現》和1650年的
《聖彼得的否認》(The Denial of Saint Peter )中,重新發現他,這兩幅畫均有署名,其中一幅罕見註明了日期。

1934年11月至1935年2月在巴黎橘園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Orangerie)舉辦的「17世紀法國現實畫家」( Les Peintres de la Réalité en France au xviie siècle ),首次展出15幅畫作中的13幅畫。1948 年,François-Georges Pariset 的論文,使得針對他的研究增加,之後從約百幅畫中,確認了約有40幅他的作品。1960年,他1630年創作的《算命先生》(The Fortune Teller),被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收購,引發了授權重要作品離開法國的爭議。

1636年至1638年間創作的《拿著鑽石王牌的騙子》(The Cheat with the Ace of Diamon)有署名“Georgius De La Tour fecit”,目前典藏在羅盧浮宮博物館。簽名位於作弊者的肘部下方,桌布落在桌子邊緣的陰影中。

文學與繪畫的關係:
20 世紀初他被重新發現後,激發了不同作家在文學、宗教和政治方面的靈感。他的作品許多為《聖經》的宗教主題,例如《悔罪的聖傑羅姆》(St Jerome at Prayer, 1630–1635),完美地闡釋了圖像與書本間的對話和張力。19世紀起,繪畫成為文學創作的泉源,作家試圖用自己的風格還原圖畫,20世紀,作家們從繪畫藝術中汲取靈感,以詩意為目標。

17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畫家的作品自 1930 年代重新被發現後,成為許多知名作家寫作的主題:
- 法國詩人René Char(1907 -1988)參觀了1934 年至1935 年在巴黎橘園博物館的特展「17世紀法國的現實畫家」後寫了多篇著作。
-法國第一任文化部長Georges André Malraux(1901—1976)於 1951 年出版的《沉默之聲》(Voix du silence)表達了對德·拉圖爾作品中光線的迷戀。
-Pascal Quignard 則於 1991 年的《Georges de La Tour 》文章中,提到他從德·拉圖爾的作品中看到了神秘的靈性,視他畫中的火焰為「上帝」。

2003年,為了向他致敬,家鄉Vic-sur-Seille為他建了美術館(musée départemental Georges-de-La-Tour)。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博物館開門By 陸仲雁 x 好好聽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