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172《曹风•候人》(二)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Listen Late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微信公众号:听林栖

新浪微博:@听林栖

官方网站:www.hear07.com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曹风•候人]
*  远君子近小人
*  不努力,不称职

*  小人嚣张,君子落魄

*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曹风•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鹈(tí):即鹈鹕,水禽,体型较大,喙下有囊,食鱼为生。

梁:水中用于捕鱼的堤坝。

濡(rú):沾湿。

称:相称,相配。

服:官服。

咮(zhòu):禽鸟的喙。

遂:顺遂。

媾:厚爱。

荟(huì)、蔚:云起蔽日,阴暗昏沉貌。

朝:早上。

隮(jī):同“跻”,升,登。

婉:年轻。

娈(luán):貌美。

季女:少女。


“此刺其君远君子而近小人之词。” —【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诗歌的主旨是为了讽刺当时曹国的国君曹共公“远君子,近小人”。



“今赤芾多至三百,则皆曹伯私命之矣。”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如今曹国有这么多身着赤芾的卿大夫,都是曹国国君私下里自己任命的。



“鹈洿泽当在水中求食而已,今乃处鱼梁之上,曾不濡翼而得鱼以为食,譬如小人当何戈而役,耳今乃处朝庭而服赤芾。” —【宋】苏辙《诗集传》

【大白话】

鹈鹕本应在水中捕鱼为生,翅膀和嘴一定会沾到水,而现在它却站在水中堤岸上,低一低头就轻而易举地吃到那些被堤坝围住的鱼,轻松到根本连羽毛、嘴巴都不用被河水沾湿。诗人借以讽刺那些自己没有什么真本事,却因为得到曹国国君宠幸而封官加爵的“三百赤芾”们,这些小人们得到这样的官职,完全就是靠讨好君主,溜须拍马,简直毫不费力、坐享其成。



“曰荟蔚‘朝隮’,言小人众多而气焰盛也。曰婉娈‘斯饥’,言贤者守贞而反困穷也。”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大白话】

诗人所写的南山弥漫升腾的云雾,其实是在暗讽那些“三百赤芾”的小人们身处高位,乌烟瘴气,气焰嚣张,而“季女”则是形容那些不被重用,身份低位的真正君子,他们坚守着自己的操守和灵魂,尽管有一身的能耐,到最后反而落得却如此落魄不堪、困苦窘迫。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朱子家训》

【大白话】

当一个人的德行配不上其地位的时候,虽然空有华丽的外表,但最终还是难逃灾祸。



“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大白话】

真正的君子要用高尚的品德来承载起自己的身份。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论语》

【大白话】

齐景公是一国的诸侯,齐是大国,兵车有千辆,一辆有四匹马来拉,千乘就有四千匹马,很富有。但即使他有权有势,他死的那天,百姓也没有称赞他的好处或好品质之类,没有人称道他。因为他没有高尚的情操。伯夷叔齐是商朝时的贤人,周得天下后,他们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下。他们高尚的情操至今被民众称道。



下期预告

《曹风•鳲鸠》(一)君子贞而不谅

《鳲鸠》一诗历来有诸多不同解读。有说是讽刺诗、有说是赞美诗,众说纷纭。“鳲鸠”是鸟名,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布谷鸟。诗歌以此起兴有何特别之处呢?且听林栖下回分解。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By 听林栖

  • 4.7
  • 4.7
  • 4.7
  • 4.7
  • 4.7

4.7

3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林栖品读《诗经》(国风篇)

View all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1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