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七月]
* 秋日准备功
* 蚕月采桑忙
* 染布为公裳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萑(huán)苇:芦苇。
▷蚕月:指三月。
▷斨(qiāng):方孔的斧头。
▷远扬:指长得太长而高扬的枝条。
▷女桑:小桑。
▷鵙(jú):鸟名,即伯劳。
▷玄:是黑而赤的颜色。玄、黄指丝织品与麻织品的染色。
▷朱:赤色。
▷阳:鲜明。
“当预拟来岁治蚕之用,故于八月萑苇既成之际而收蓄之,将以为曲薄。”—【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秋天收割荻草和芦苇,是为了来年春天养蚕做准备,荻草和芦苇可以用来编制养蚕用的蚕箔。
“条桑,枝落采其叶也。” —【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条桑,指用手挑动桑树枝条,让枝条弯曲到手可以触及之处,然后采摘桑叶。
“桑性斩伐而益茂,故远扬既伐。”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桑树春天生长的很快,旧的枝条被砍掉后,很快就能生长新的嫩枝,因此古人要将长得太长而高扬的枝条砍断。
“伯劳鸣,将寒之侯也。” —【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伯劳鸟鸣叫,是天气即将寒冷的物候表现。
“天玄而地黄。” —《周易》
【大白话】
古人认为,天空的颜色是“玄”色,而大地的颜色是“黄”色,故以“玄黄”分别表示“天地”。
下集预告
《豳风•七月》(五)古代女子的文学典型
诗歌二、三两段顺围绕首章提出的“衣”这一主题展开描写。诗人不仅描写了古代妇女一年四季桑蚕取丝、织布做衣的具体劳作内容,而且也带出了诗歌女性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但诗歌至此关于“衣”这一主题还未讲完,让我们继续品读下去。
4.7
33 ratings
《林栖品读诗经》配套书籍 >>> 点击订购
主讲人:林栖
逐篇逐句逐字,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品读《诗经》。
第一辑《诗经•国风篇》共196期。
微信添加:HEAR07FM,加入听林栖诗经群。
本集概览:
品读[国风•豳风•七月]
* 秋日准备功
* 蚕月采桑忙
* 染布为公裳
图片来自小露
[国风•豳风•七月]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萑(huán)苇:芦苇。
▷蚕月:指三月。
▷斨(qiāng):方孔的斧头。
▷远扬:指长得太长而高扬的枝条。
▷女桑:小桑。
▷鵙(jú):鸟名,即伯劳。
▷玄:是黑而赤的颜色。玄、黄指丝织品与麻织品的染色。
▷朱:赤色。
▷阳:鲜明。
“当预拟来岁治蚕之用,故于八月萑苇既成之际而收蓄之,将以为曲薄。”—【宋】朱熹《诗集传》
【大白话】
秋天收割荻草和芦苇,是为了来年春天养蚕做准备,荻草和芦苇可以用来编制养蚕用的蚕箔。
“条桑,枝落采其叶也。” —【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条桑,指用手挑动桑树枝条,让枝条弯曲到手可以触及之处,然后采摘桑叶。
“桑性斩伐而益茂,故远扬既伐。”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大白话】
桑树春天生长的很快,旧的枝条被砍掉后,很快就能生长新的嫩枝,因此古人要将长得太长而高扬的枝条砍断。
“伯劳鸣,将寒之侯也。” —【汉】郑玄《毛诗郑笺》
【大白话】
伯劳鸟鸣叫,是天气即将寒冷的物候表现。
“天玄而地黄。” —《周易》
【大白话】
古人认为,天空的颜色是“玄”色,而大地的颜色是“黄”色,故以“玄黄”分别表示“天地”。
下集预告
《豳风•七月》(五)古代女子的文学典型
诗歌二、三两段顺围绕首章提出的“衣”这一主题展开描写。诗人不仅描写了古代妇女一年四季桑蚕取丝、织布做衣的具体劳作内容,而且也带出了诗歌女性主人公的生活状态,但诗歌至此关于“衣”这一主题还未讲完,让我们继续品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