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開門

19 世紀拿破崙一世時期的羅馬法蘭西學院


Listen Later

羅馬大獎(Prix de Rome):
1663年,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 1715)在位期間,創立了繪畫和雕塑的羅馬大獎,此著名的法國國家藝術獎學金的創立,旨在提高法國的藝術創作水平。1663年起,每年由法國王家繪畫和雕塑學院(L'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 )嚴格選拔繪畫、雕塑、建築和雕刻領域最傑出的學員。

羅馬法蘭西學院 的所在地:
1737 年,法王路易十五(Louis XV;1710—1774)收購了Mancini宮殿,成為法國在的羅馬的法蘭西學院所在地。1803年,拿破崙一世
(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將羅馬法蘭西學院(French Academy in Rome )遷入在羅馬的美第奇別墅(Villa Medici) 。

麥第奇別墅(Villa Medici)
位於羅馬Pincio山丘的別墅建築群,法國購得麥第奇別墅時,建築與花園的狀態皆不佳,經法國修復後恢復美麗的象牙色。拿將別墅成為羅馬大獎的得獎者的駐點。

美第奇別墅是一個獨特及享有盛譽的機構。自古以來,Pincio 山丘就是羅馬人最喜愛的住宿地點。在羅馬帝國衰落時,四世紀時首任西羅馬帝國皇帝(Flavius Honorius Augustus,384—423),就在現今美第奇別墅的原址建造了宮殿,不僅是因地理風貌,也因為戰略價值。之後宮殿曾淪為珍貴大理石的採石場。

經過十個世紀的衰落後,15世紀至18世紀中期,Toscana 高級主教Ricci,決定在荒地建造休閒別墅,去世後,遺產轉移給Medici 家族第三代Toscana大公,紅衣主教 Ferdinando 一世(de'Medici,1549—1609),並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築師擴建後成為精美雕塑和繪畫收藏的場所。可惜大公的的後裔剝奪了別墅的寶藏將之出售。

拿破崙為何收購Medici 宮?
從1737 年起,羅馬法蘭西學院原來在法王路易十五收購的Mancini 宮殿。知名的法國洛可可派畫家Jean-Honoré Fragonard(1732—1806) ,以及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大師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 ),皆曾獲獎寄宿在Mancini宮,可惜Mancini宮在法國大革命後的反法騷亂中被洗劫一空。

1803年,為了重整學院,拿破崙在羅馬重建羅馬法蘭西學院。相中出售中的美第奇別墅,經與Florence 政府談判,1803 年將法王路易十五收購的Mancini 宮殿與Medici 宮互換。

隔年,於1804成為法國皇帝的拿破崙,他的意圖是使一度受到大革命威脅的製度永續,讓年輕藝術家能赴義大利汲取靈感,繼續接近和復制古代或文藝復興時期的傑作。藝術家每年必須從羅馬送作品回法國,在巴黎評。拿破崙特別新增了音樂學科,的獲獎者依學科,可待在義大利三到五年。

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
原名Napoleone di Buonaparte,(1769—1821),是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一世 ,1804—1814、1815)、軍事家、政治家,曾經佔領西歐同中歐等地。

拿破崙早年:
1769年出生在法東南方地中海的科西嘉島(Corse) 。科西嘉島成為法國領土後,法王路易十五承認拿破崙家族為法國貴族。拿破崙 9 歲時赴法國本土布列訥堡(Brienne-le-Château)軍校。178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被選送到巴黎軍官學校。

16 歲時父親病故而輟學。在軍中軍銜為炮兵少尉。精通數學,好文學與宗教,部隊駐防各地時曾閱讀啟蒙思想家著作,尤其深受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思想影響。

1789年,法國大革命後返回科西嘉島,當時科西嘉有革命派、保皇派以及獨立派三種勢力。他加入法國大革命期間最出名及有影響力的政治組織,支持革命的雅各賓派(Société des amis de la Constitution),1792年後改叫雅各賓派、自由和平等之友協會(Société des Jacobins, amis de la liberté et de l'égalité),以中校軍銜加入志願軍團。之後,因為與科西嘉獨立英雄保利衝突,拿破崙全家被迫於1793年逃到法國。1793年,24歲帶兵攻下保王黨在法國東南、地中海岸的港口堡壘Toulon。

1794年,熱月9日政變(Coup d'État du 9 Thermidor)時,由於與法國大革命恐怖統治時期重要政治人物,雅各賓派領袖Maximilien Robespierre(1758—1794)關係緊密,而曾受到調查,之後因拒絕到義大利軍團的步兵部隊服役,而被免去准將軍銜。

1795年,受巴黎督政官之托平定保王黨武裝叛亂,在軍政界嶄露頭角,榮升為陸軍中將兼巴黎司令。他是出色的軍事家,善於將各軍事策略運用於實戰,主張集中火炮,發揮騎兵的機動性。

1796年,26歲被任命為法國的義大利軍總司令。統帥的軍隊多次擊退哈布斯堡君主國聯軍,迫使簽署有利法國的停戰條約。

義大利之役獲勝後成為法國人的英雄,他的崛起威脅到督政府,因此任命他為法國遠征 埃及的軍司令。遠征埃及為了抑制英國在埃及擴張勢力,除了軍隊,還包括175名學者專家。

1798年遠征埃及失敗,艦隊被英國海軍上將Horatio Nelson(1758—1805)完全摧毀,部隊被困埃及。1799年返回法時,原400艘軍艦只剩2艘小艦,原計劃侵略印度的計畫因而受阻。

此時,歐洲反法同盟逐漸形成,法國國內保皇派勢力上升。1799年10月返抵法國後被當作「救星」歡迎。同年11月9至10日,與西哀士(Emmanuel-Joseph Sieyès, 1748—1836)結盟策畫政變,成功發動霧月政變(Coup d'État du 18 brumaire an VIII),迫使督政辭職,並解散立法議會成員。之後兩位與Fouché de Nantes(1759 -1820 )以及Charles Maurice de Talleyrand-Périgord(1754—1838),共組執政府(Consulat)。

成為第一執政後(Premier Consul) 改革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經濟。政變時起草的《拿破崙法典》的許多條款,由拿破崙參加討論後定案,法典於1804年正式實施,法國現行法律,德國、西班牙、瑞士等國的立法亦受到重要影響。

政變結束後三周,拿破崙向人民公告:「各位公民,大革命已經返到佢當初籍以發端嘅原則。大革命已經結束。」

1802年,拿破倫修改了共和八年憲法,改為終身執政。1804年,公民投票通過共和十二年憲法,法蘭西共和國改為法蘭西帝國,拿破崙稱拿破崙一世皇帝(執正期:1804 -1815)。同年12月,仿效中世紀歐洲和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Carolingiens)第三任國王、頭一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Holy Roman Emperor),查理曼大帝(Carolus Magnus;740—814),由教皇庇護七世(Pius VII,1742—1823)加冕,一年後,再由教皇加冕成為義大利國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m4ml717007y01z39dvv3avz/comments
關於我們:
好好聽FM APP:http://onelink.to/94hhtfm
好好聽FM Web:https://risu.io/DYKs
好好聽FM YouTube:https://risu.io/5lTL

好好聽出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博物館開門By 陸仲雁 x 好好聽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