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宜三先生主編的《1957年受難者姓名大辭典》,得到華盛頓勞改研究基金會的資助,2019年11月由人文資料出版中心出版。爲了適應不同人士的需要,《大辭典》製作了兩種版本:一種是可搜索的數據庫,另一種是普通的CD。
1957 年的反右運動,是在這之前,中國共產黨號召廣大知識分子,向執政黨提出了各種批評和建議。這個席捲全國、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後來遭到殘酷的鎮壓。在隨後的反右運動中,執政者以“ 莫須有” 的罪名把至少超過五十五萬的中國知識份子打成“ 資產階級右派分子” ,並未經法律程式將絕大部分人送去勞教、關押達二十多年之久;在備受精神迫害的同時,還要在極惡劣的條件下從事超極限的苦役,以致大量右派分子被餓死、被累死、被打死、被折磨死,病死、自殺死,甚至被殺害;數以千萬計的親屬好友師生受株連,淪為政治賤民,導致許多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慘劇。
隨著時間的流逝,右派分子的大部分離世,加上當局處心積慮的隱藏和毀滅,見證也大部湮滅。為了搶救記憶,保存史料,香港一群知識份子成立“ 五七學社” 。從2007年開始收集和編輯,受難者的資料。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由于資源的短缺、原始檔案的不公開,目前只整理好3萬3千多個案。現在先發行出版,以後會不斷推出補充修正版。
今天節目訪問這部大辭典的主編武宜三先生,來談談出版這部電子版人名大辭典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