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观峡-Sis Vibe

1998梦核|《欲望都市》从不代表典型美国,挑衅着两种社会神经


Listen Later

本期内容介绍:

1998 年的时针,在两个平行梦境飞速转动。

美国向来都是分裂的,它是一个复杂的马赛克拼图。理解这种分裂,才明白为什么《欲望都市》在当时既是一种令人兴奋的诱惑,也是一种引发争议的挑衅。

世界一直是多面的,每个地区有自己不同的社会时钟。1998年的钟声对于东西两岸来说意味大不相同,作为个体的生命议题也有霄壤之别,在追求温饱时无法消化“性与自我”。

我惊讶于能与1998年30+女性同频,也在时隔30年的同频中眩晕。这次纽约之行我终于祛魅,旧梦落地,向新生活。

(一次不在计划内的突然更新,以及如果有热爱的朋友欢迎连麦共创一期剧情讨论!)

时间轴:

00:07:引言

00:49:破题

03:47:《欲望都市》中的纽约

11:09:同一种现代性剧本:1998的曼哈顿&2024的上海

15:24:《欲望都市》之外的美国

20:54:中国的1998

28:37:中美时针的汇合

33:20:当奇观不再

37:40:纽约游记随笔分享

🎵Music credit to:

片头:Coldplay,Selena Gomez -

片尾:片头曲+第一集生日片段对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
  • 《欲望都市》/:

1998年至2004年在HBO播出的美国电视系列剧,共六季94集。

剧集围绕四位居住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女性展开,记录了她们的交友、情感、职业与个人生活。故事主要通过女主角之一凯莉·布拉德肖的专栏写作视角进行叙述,她是一位撰写关于自身与朋友感情生活专栏的作家。

该剧共获得 54 项艾美奖提名,赢得了 7 项。获得 24 项金球奖提名,8 次获奖。获得 11 项演员工会奖提名,3 次获奖。获得 10 项导演工会奖提名,2 次获奖。获得 7 项卫星奖提名,2 次获奖。获得 4 项制片人工会奖提名,3 次获奖。曾在“The 100 best shows from 1983 to 2008”中排名第五,这是一项历史性的成就,这些剧集都在某种程度挑战和塑造了美国甚至世界文化。

The New Classics: TV——The 100 best shows from 1983 to 2008

1 The Simpsons, Fox, 1989-present

2 The Sopranos, HBO (1999-2007)

3 Seinfeld, NBC (1989-98)

4 The X-Files, Fox (1993-2002)

5 Sex and the City, HBO (1998-2004)

  • 克林顿繁荣:

美国在比尔・克林顿总统执政期间(1993 年 - 2001 年)所经历的一段长期经济增长和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呈现出多种积极的发展态势,成为美国历史上经济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阶段之一。

曾创下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纪录、是美国历史上创造就业机会最多的政府之一、达到美联邦历史上最大的美元盈余记录、核心通货膨胀率仅为 1.9%是 1965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互联网、计算机芯片、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 克林顿“第三条道路”:

在自由与保守之间寻求平衡。其核心是 “精明的政府” 和 “负责任的市场” ,强调财政纪律、自由贸易(如签署NAFTA)和有限的社会福利改革。这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也加速了全球化进程,为后来的产业空心化埋下伏笔。

  • “车库创业”神话:

深深植根于美国硅谷的发展历程,它并非偶然的空间选择,而是特定时代背景下 “草根创新” 与 “机遇捕捉” 的结合体,最终演变为美国梦的重要载体。其标志性起点是一批科技巨头的 “车库出身”。它契合了美国 “机会平等”“向上流动” 的文化理想,成为 “只要有想法,人人可创业” 的符号象征。

  • 克林顿性丑闻:

1998 年曝光,发生在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之间。不仅是美国政治史上最具争议的桃色事件之一,更成为折射权力失衡、性别矛盾与媒体伦理的时代标本。事件以 “私人道德” 为切口,最终演变为宪法层面的弹劾危机,其影响跨越政治、文化与社会,至今仍深刻塑造着公众对权力监督、性别平等的认知。

  • “简·多伊”模式:

是“普通女性”或“任何女性”的代称。

法律语境: 最初,在法律程序中,当一方(尤其是女性)的身份未知、需要保护或作为占位符时,会使用“简·多伊”这个名字。例如,一场诉讼可能被命名为“约翰·多伊 诉 简·多伊”。

大众文化: 后来,这个词超越了法律范畴,进入了日常语言和媒体。它被用来指代一个想象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女性。当人们想讨论“一般女性会怎么想/怎么做”时,就会用“简·多伊”来举例。

  • “坦白文化”:

在奥普拉·温弗瑞的脱口秀和早期真人秀的推动下,公开谈论个人隐私、创伤和欲望成为美国社会一种文化潮流。

  • 马斯洛需求理论:

将人类需求分为 5 个层级(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

生理需求:最底层的生存必需,包括食物、水、住所、基本物质供给。

安全需求:对稳定、保障的渴望,比如稳定工作、住房安全、生活无风险。

归属与爱需求:情感连接,包括爱情、友情、家庭关系、社交归属感。

尊重需求:对认可、地位、独立、成就的追求,比如职业成功、他人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最高层级,指实现个人潜能、追求理想、成为想成为的人。

  • 国有企业改革:

1988 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确立 “两权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原则,允许企业自主制定生产经营计划;90 年代中后期,面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与国企效率低下的困境,中央推行 “抓大放小” 战略 —— 重点扶持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企,中小国企通过改制、兼并、破产等方式退出竞争性领域。

为配合国企 “减员增效”,数千万国企职工面临下岗分流(如文档中提及的东北下岗潮),街头涌现大量等待零工的技术工人,社会阵痛背后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 住房改革:

1998 年 7 月,国务院一纸《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为实行近 50 年的福利分房制度画上句号。这场以 “停止实物分配、推行货币化” 为核心的改革,不仅重塑了中国人的居住方式,更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键一步 —— 它让 “住房” 从计划经济的福利符号,转变为拉动内需的经济引擎,从 “单位包办” 的生存资源,升级为个体可自主选择的生活载体。

  • 克林顿访华:

1998 年 6 月 25 日至 7 月 3 日,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对中国进行为期 9 天的正式友好访问。这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对中国进行全面访问,也是自 1972 年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交事件。

  • 中国加入WTO: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从 1986 年提出 “复关” 申请,到 1995 年转为 “入世” 谈判,历经 15 年漫长博弈,中国终于以发展中国家身份融入全球多边贸易体系。

1999 年 11 月,中美达成入世双边协议,成为谈判的 “突破性进展”;2000 年 5 月,中欧达成协议,扫清了主要障碍;2001 年 11 月,WTO 多哈会议通过中国入世决议,同年 12 月 11 日,中国正式成为 WTO 第 143 个成员。

  • 张朝阳创立搜狐:

从 1996 年怀揣 17 万美元天使投资回国创办 “爱特信”,到 1998 年将其转型为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 “搜狐”,再到 2000 年带领搜狐登陆纳斯达克,张朝阳的创业历程不仅是个人 “硅谷经验本土化” 的实践,更见证了中国互联网从 “萌芽” 到 “门户时代” 的关键跨越。作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化的先驱者,他用搜狐打开了中文网民通往互联网世界的大门,也用 “出门靠地图,上网找搜狐” 的口号,将 “搜索引擎”“门户网站” 等全新概念植入大众认知,成为一代人的数字记忆。

感谢收听🤍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山海观峡-Sis VibeBy 不太认真的生活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