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金句:
你是否能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一个好点子,和你有多聪明也没多大关系,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你的自信程度。
当一个人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能做的、知道的、和拥有的事物上,他的成功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博多·舍费尔《小狗钱钱》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宏观动态:最新的市场负面清单定了
(第一条解读,来听一听负面清单)
关键词:负面清单
发生了什么?
上周五(3月25日),发改委和商务部印发了2022年版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科普一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这是把市场中一些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列成一个清单,起到「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效果。也就是对市场主体来说,除了清单上禁止和限制的,其他的业务都可以做。
这次发布的清单主要有以下几个信息,我们来盘一盘——
首先,清单内容总体变化不大:这次的负面清单总共117项,相较于2020年的版本减少了6项。虽然数目减少了,但是像「医疗放射性产品」、「发行股票」等事项都只是合并在了其他的项目里,实际的清单事项并没有减少太多。
其次,新闻传媒行业有新变化:这次在禁止准入类清单中增加了一条「禁止违规开展新闻传媒相关业务」,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变化。主要是说非公资本不能从事新闻采集、编辑、一些重要活动的实况直播业务等等。
另外,双减政策会继续落实:这次清单的附件(与市场准入相关的禁止性规定)里,与教育相关的规定从5项增加到了9项,主要是增加了去年双减政策里的表述,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不能上市等,表明国家落实双减政策的决心还在的。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其实这次清单内容变化不大,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毕竟涉及到很多市场准入的内容,肯定不能说改就改的。另外,去年10月发改委就出过一个征求意见稿,这次变化的内容也基本符合预期。
清单里这次减少的内容,很多也都是和其他部门政策配合着的。比如删除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这一项,主要是因为之前出台了互联网保险新规,很多规定都已经落地了。
文件的出台,对新闻传媒行业的影响倒是挺大的,我们国家对新闻传播一直把控得比较严,这次禁止非公资本涉足,进一步收紧了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实况直播业务。
二、市场热点:基金经理跳槽了,该怎么办?
(第二条解读,来听一听基金经理离职的事儿)
关键词:基金经理
这周,农银汇理基金经理赵诣发布了一封致投资者的信件,宣布将告别任职8年的老东家,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此之前,兴全基金的董承非、华安基金的崔莹等「公募老人」也相继宣告离任。
数据显示(截至到3月25日),今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已经达到76人,比去年同期(离职60人)增加了26%。
为什么离职人数增多了呢?
首先是基金公司的竞争。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能自带光环,在市场上有强大的资金号召力,自然能吸引待遇更优厚的基金公司开出不错的条件。
前段时间,证监会发布了一项新规定,提到基金公司(包括公募和私募)不能聘用离职不满6个月的基金经理。
这段时间也被称作「静默期」,原先是3个月,静默期的拉长得让下家公司得多等待几个月,才能让基金经理在新基金上挂职。
新规即将从4月1日开始执行,这也是基金经理们赶在这个日期前离职的主要原因。
其次和业绩压力有关。基金经理这份职业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他们也是投资者的「打工人」,最近市场波动较为剧烈,基金管理难度加大,不是所有人都能交出优秀的答卷。
很多朋友会问,自己买的基金正好遇到了基金经理离职,我该怎么办呢?
这个要分具体情况来看:
如果你买的是被动型基金或者行业主题基金,那么基金走势更多的还是与跟踪的指数、或行业趋势有关,影响没那么大;
如果你买的是依赖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主动型基金,那么可以看看基金公司的实力。
如果基金公司的实力不错,即使明星基金经理走了,公司也会及时做出调整,不代表基金的业绩一定会下降,可以观察新任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和投资策略,给他们几个月的「考察期」。
如果你是离职基金经理的「忠实粉丝」,是完全冲着本人去买的基金,那么他走了,你也可以考虑择机赎回。
总之,我们判断是不是卖出,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看当初买入的理由是否存在,如果依然存在那就继续持有,如果不存在了,那不妨考虑卖出。
三、公司热点:来看看「医药界华为」的业绩
(第三条解读,来听一听药明康德的业绩)
关键词:药明康德
这两天,药明康德披露了2021年的的业绩一一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官网)
去年,公司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38.5%;扣非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70%。业绩增长符合市场预期。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来简单介绍下药明康德的业务。
由于药企研制一款新药,通常要面临10年以上的研发周期,以及90%以上的失败概率,为了缩减成本、加快进度,药企就会把一些中间环节外包给专业公司。
药明康德就是帮药企研发新药、代工生产的,是医药外包领域(CRO)的龙头公司。
在去年,公司核心业务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首先,客户来源广,粘性高。在去年,药明康德全球新增客户数量超过 1660家,其中来自全球前 20 大制药企业收入达到67亿(同比增长 24%), 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约三成。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官网)
在大型制药企业提升外包比例、中小型制药公司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药明康德美国、欧洲、中国的业务增长都超过40%。
其次,业务上多点开花:
化学业务的收入达到141亿元,小分子药物、和工艺研发收入同比增长超40%;
测试业务的收入达到45亿元,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超30亿元,同比增长40%;
临床医药外包收入约15亿元,去年签约了149个服务项目,相较前年(100个项目)同比增长五成。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药明康德现在的市值超过3000亿,仅次于迈瑞医疗,是不少医药基金的重仓股,所以公司的业绩牵动的不止是股东的心,也和医药基金的投资人息息相关。
从公司的员工招聘(员工数17、21年复合年化增速24%)、在手订单、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速(均为65%+)来看,药明康德还处在快速扩张阶段。
公司对自己也很有信心,表示22年会继续加大资本开支(同比增长30%+)、扩大产能,预计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65-70%,应该说基本面还是相当好的。
行业层面其实也不差,去年风险投资领域,对医药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同比增长30%,说明国内创新药研发热情依然高涨,这对药明康德等医药外包企业来说是个利好。
去年医药行业面临了大幅调整,随着近期公司陆续披露业绩,预计有价值的板块会慢慢回暖。
三、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6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2.12亿完成疫苗接种:
昨天,中国疾控中心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12亿人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全程接种。从监测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没有显示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美团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
2021年,美团外卖实现营收963亿,全年净亏损235亿(去年同期盈利47.07亿元);交易笔数达144亿笔,同比增长41.6%。美团外卖骑手成本为682亿元,骑手成本占餐饮外卖收入比例达71%。此外,公司全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3.1%至167亿元。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落地乌镇: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将面向乌镇的市民提供自动驾驶出行展示服务。初期开设84个站点,覆盖景区和居民生活区,服务时间为9:00至17:00,可以通过「萝卜快跑」App一键叫车。以后去乌镇旅游说不定能叫到无人车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了解了负面清单;然后为你分析了基金经理离职原因,最后和你聊了聊药明康德的财报。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最后推荐一篇精选的【晚上聊财经】,欢迎点击文字区链接收看。
3年涨幅超10倍,「医药界华为」凭啥这么牛?
周末愉快,周一见~
金句:
你是否能挣到钱,最关键的因素并不在于你是不是有一个好点子,和你有多聪明也没多大关系,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你的自信程度。
当一个人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能做的、知道的、和拥有的事物上,他的成功就已经拉开了序幕。
——博多·舍费尔《小狗钱钱》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宏观动态:最新的市场负面清单定了
(第一条解读,来听一听负面清单)
关键词:负面清单
发生了什么?
上周五(3月25日),发改委和商务部印发了2022年版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科普一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这是把市场中一些禁止和限制投资经营的行业、领域和业务列成一个清单,起到「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效果。也就是对市场主体来说,除了清单上禁止和限制的,其他的业务都可以做。
这次发布的清单主要有以下几个信息,我们来盘一盘——
首先,清单内容总体变化不大:这次的负面清单总共117项,相较于2020年的版本减少了6项。虽然数目减少了,但是像「医疗放射性产品」、「发行股票」等事项都只是合并在了其他的项目里,实际的清单事项并没有减少太多。
其次,新闻传媒行业有新变化:这次在禁止准入类清单中增加了一条「禁止违规开展新闻传媒相关业务」,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变化。主要是说非公资本不能从事新闻采集、编辑、一些重要活动的实况直播业务等等。
另外,双减政策会继续落实:这次清单的附件(与市场准入相关的禁止性规定)里,与教育相关的规定从5项增加到了9项,主要是增加了去年双减政策里的表述,比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不能上市等,表明国家落实双减政策的决心还在的。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其实这次清单内容变化不大,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毕竟涉及到很多市场准入的内容,肯定不能说改就改的。另外,去年10月发改委就出过一个征求意见稿,这次变化的内容也基本符合预期。
清单里这次减少的内容,很多也都是和其他部门政策配合着的。比如删除了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这一项,主要是因为之前出台了互联网保险新规,很多规定都已经落地了。
文件的出台,对新闻传媒行业的影响倒是挺大的,我们国家对新闻传播一直把控得比较严,这次禁止非公资本涉足,进一步收紧了文化、教育、体育等领域的实况直播业务。
二、市场热点:基金经理跳槽了,该怎么办?
(第二条解读,来听一听基金经理离职的事儿)
关键词:基金经理
这周,农银汇理基金经理赵诣发布了一封致投资者的信件,宣布将告别任职8年的老东家,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此之前,兴全基金的董承非、华安基金的崔莹等「公募老人」也相继宣告离任。
数据显示(截至到3月25日),今年离任的基金经理人数已经达到76人,比去年同期(离职60人)增加了26%。
为什么离职人数增多了呢?
首先是基金公司的竞争。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能自带光环,在市场上有强大的资金号召力,自然能吸引待遇更优厚的基金公司开出不错的条件。
前段时间,证监会发布了一项新规定,提到基金公司(包括公募和私募)不能聘用离职不满6个月的基金经理。
这段时间也被称作「静默期」,原先是3个月,静默期的拉长得让下家公司得多等待几个月,才能让基金经理在新基金上挂职。
新规即将从4月1日开始执行,这也是基金经理们赶在这个日期前离职的主要原因。
其次和业绩压力有关。基金经理这份职业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他们也是投资者的「打工人」,最近市场波动较为剧烈,基金管理难度加大,不是所有人都能交出优秀的答卷。
很多朋友会问,自己买的基金正好遇到了基金经理离职,我该怎么办呢?
这个要分具体情况来看:
如果你买的是被动型基金或者行业主题基金,那么基金走势更多的还是与跟踪的指数、或行业趋势有关,影响没那么大;
如果你买的是依赖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主动型基金,那么可以看看基金公司的实力。
如果基金公司的实力不错,即使明星基金经理走了,公司也会及时做出调整,不代表基金的业绩一定会下降,可以观察新任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和投资策略,给他们几个月的「考察期」。
如果你是离职基金经理的「忠实粉丝」,是完全冲着本人去买的基金,那么他走了,你也可以考虑择机赎回。
总之,我们判断是不是卖出,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看当初买入的理由是否存在,如果依然存在那就继续持有,如果不存在了,那不妨考虑卖出。
三、公司热点:来看看「医药界华为」的业绩
(第三条解读,来听一听药明康德的业绩)
关键词:药明康德
这两天,药明康德披露了2021年的的业绩一一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官网)
去年,公司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增长38.5%;扣非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70%。业绩增长符合市场预期。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来简单介绍下药明康德的业务。
由于药企研制一款新药,通常要面临10年以上的研发周期,以及90%以上的失败概率,为了缩减成本、加快进度,药企就会把一些中间环节外包给专业公司。
药明康德就是帮药企研发新药、代工生产的,是医药外包领域(CRO)的龙头公司。
在去年,公司核心业务方面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首先,客户来源广,粘性高。在去年,药明康德全球新增客户数量超过 1660家,其中来自全球前 20 大制药企业收入达到67亿(同比增长 24%), 占公司整体收入比重约三成。
(图片来源:药明康德官网)
在大型制药企业提升外包比例、中小型制药公司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药明康德美国、欧洲、中国的业务增长都超过40%。
其次,业务上多点开花:
化学业务的收入达到141亿元,小分子药物、和工艺研发收入同比增长超40%;
测试业务的收入达到45亿元,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收入超30亿元,同比增长40%;
临床医药外包收入约15亿元,去年签约了149个服务项目,相较前年(100个项目)同比增长五成。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药明康德现在的市值超过3000亿,仅次于迈瑞医疗,是不少医药基金的重仓股,所以公司的业绩牵动的不止是股东的心,也和医药基金的投资人息息相关。
从公司的员工招聘(员工数17、21年复合年化增速24%)、在手订单、销售收入的同比增速(均为65%+)来看,药明康德还处在快速扩张阶段。
公司对自己也很有信心,表示22年会继续加大资本开支(同比增长30%+)、扩大产能,预计2022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65-70%,应该说基本面还是相当好的。
行业层面其实也不差,去年风险投资领域,对医药的投资总额超过2000亿,同比增长30%,说明国内创新药研发热情依然高涨,这对药明康德等医药外包企业来说是个利好。
去年医药行业面临了大幅调整,随着近期公司陆续披露业绩,预计有价值的板块会慢慢回暖。
三、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60岁以上老年人已有2.12亿完成疫苗接种:
昨天,中国疾控中心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12亿人完成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全程接种。从监测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没有显示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美团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
2021年,美团外卖实现营收963亿,全年净亏损235亿(去年同期盈利47.07亿元);交易笔数达144亿笔,同比增长41.6%。美团外卖骑手成本为682亿元,骑手成本占餐饮外卖收入比例达71%。此外,公司全年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3.1%至167亿元。
「萝卜快跑」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落地乌镇:
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将面向乌镇的市民提供自动驾驶出行展示服务。初期开设84个站点,覆盖景区和居民生活区,服务时间为9:00至17:00,可以通过「萝卜快跑」App一键叫车。以后去乌镇旅游说不定能叫到无人车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了解了负面清单;然后为你分析了基金经理离职原因,最后和你聊了聊药明康德的财报。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最后推荐一篇精选的【晚上聊财经】,欢迎点击文字区链接收看。
3年涨幅超10倍,「医药界华为」凭啥这么牛?
周末愉快,周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