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人们若是只想把股票变动与商业统计挂钩,而忽略股票运行中的强大想象因素,一定会遭遇灾难。因为他们的判断是基于事实和数据这两个基本维度,而他们参与的这场游戏却是在情绪的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上展开的。
——《对冲基金风云录》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市场热点:疫情影响下,车企也难熬
昨天(15日),上汽集团发消息称,当前正按照相关防疫要求,为复工复产做好相关准备;
在此之前,华为智能汽车BU的CEO余承东也在微信朋友圈一度发文称,如果上海等地不能及时的复工复产,5月后疫情涉及的产业链会面临全面停产的危机。
这意味着什么呢?
疫情影响下,汽车供应链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一方面,工人工厂因为防疫政策无法开工,导致上游汽车零部件和下游车企的生产一度陷入停工状态;
另一方面,疫情在多地散点爆发,跨省物流也是困难重重,比如在疫情严重的上海地区,不仅车企需要的原材料无法进来,而且上海车企要发往外地的产品也发不出去。
根据乘联会测算,上海等地的疫情预计会给汽车行业带来20%的减产损失,其中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受到的影响较大。
另外,汽车消费端也不乐观——
此次疫情爆发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这里不仅聚集了大众、通用、特斯拉等品牌整车工厂,还有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可以说是占据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地位。
如果疫情持续扩大下去,将会影响到国内整个汽车产业的销量。受油价高的影响,新能源车越来越受欢迎,但从最近上海疫情来看,疫情管控下极大地降低了4S店的到店率和成交率。
这有什么影响?
一方面,疫情影响对车企尤其是新能源的交付量,很有可能产生影响,据乘联会预计4月的国内汽车市场零售销量将会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生存压力也因为疫情而加大,不少人的房贷月供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收入上难免会受到影响,也会降低购车或者换车预期。
二、行业动态:银行的拨备率要降了
在最近召开的国常会上,提到了一条有关银行业利润的说法,表示「要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这意味着什么呢?
拨备覆盖率,就是为了控制不良资产风险的发生,监管层会要求银行提前拿出一笔钱,来覆盖这份潜在的不良资产,银行拿出的这笔钱和最终坏账的比例,就是拨备覆盖率。
它等于贷款损失准备(拨备)/不良贷款余额。
降低拨备覆盖率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是压低分子,降低贷款损失准备。
银行的税前利润是要扣掉减值损失(拨备)的,减少贷款损失准备,相当于增厚了银行利润;
第二种是抬高分母,增加不良贷款余额,让银行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捏着鼻子把不想放的贷也放出去。
不过,在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定调。如果要求银行主动增加坏账,那过去几年大规模处置不良贷款的成果就付诸东流了,这应该不是高层希望看到的。
所以,更大的可能性还是压低分子、释放利润,引导银行将释放的利润让利给实体的部分,这样银行才有资本去放贷(利润计入资本,监管对银行有资本充足率要求)。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政策能够落地的话,今年银行业的利润应该不会像2020年一样亏损,还是会增长的。
再加上之前多次提到的「宽信用」,银行贷款的业务规模大概率会扩大,板块还是值得期待的。
相比之下,可以优先考虑长三角地区市值不大的优质小银行,一方面他们的信贷质量还是不错的,另一方面也有一定业绩弹性,不过在投资时需要考虑估值情况。
拓展阅读:一直被「低估」的银行股,值得投资吗?
三、生活财经:70城房价出炉,跌的城市变少了
昨天(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变动情况。总得来说,上个月的房市还是比较稳定的,新房和二手房的跌幅和涨幅都收窄了。
数据有哪些亮点呢?
先来看看整体情况——
房价下跌的城市变少了。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38个和45个,比上月分别减少2个和12个。
从结构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收窄,二三线城市仍在环比下跌。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新房价格相比上个月,涨幅分别上涨0.4%、0.3%和0.8%,广州下降0.1%。
这其中,北京房市的复苏尤其亮眼。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北京看房人数大增,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上涨了7%。看来,黄金地段的房产仍然是抢手的「香饽饽」。
图片来源:中指数据
在二手房价格的涨幅上,北京仍然领跑,环比上涨了1.2%,深圳成为一线城市中唯一相比上个月下跌的城市(环比下降0.3%)。
再来看看二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都有下跌的趋势,降幅开始收窄了,但城市间的分化很剧烈——
像大理和秦皇岛,尽管发布了稳楼市的政策,但新房价格同比还是跌幅都超过了5%;而重庆、银川、杭州等热点城市还保持着同比上涨的趋势。
这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呢?
据统计,一季度,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高达157次,平均每天便有近2次,刷新历史同期记录。出台政策的包括上海、广州、福州等热点城市,围绕促进刚需和改善需求。
但从政策效果上看,因为疫情影响出行,加上2021年市场过于冷清,买房者的信心还没恢复,市场还是有些萎靡。
市场预计,接下来1-2个月间,政策还会继续加码。在满足买房刚需者正常需求的同时,也要在疫情封城的影响下,让房地产来帮忙撑一撑,完成今年设定的GDP目标(增速5.5%)。
三、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央行宣布「降准」:
昨天,央行公告从4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央行表示,这次降准一是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二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预计此次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发改委:积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
近期,发改委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提到了要从基建、制造业和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入手,扩大有效投资,包括重大项目、医疗卫生、老旧小区改造、保障粮食的投入等。同时,会上还重点提到了新建大数据中心,预计「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每年增长超过20%,撬动资金达3万亿。
油价迎来今年首降:
据国家发改委通知,昨晚24时起,每吨汽油下调545元,每吨柴油下调530元。这是2020年3月17日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单次最大降幅。本轮调价后,95号汽油将重回8元时代。折算下来,一辆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调价后加满一箱油将少花21.5元左右。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了解疫情之下的车企困境;然后为你解读了降低拨备的影响,最后和你聊了聊70城房价。
70元入市赚200亿,聊聊日本股神「是川银藏」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最后推荐一篇精选的【晚上聊财经】,欢迎点击文字区链接收看。
周末愉快,周一见~
人们若是只想把股票变动与商业统计挂钩,而忽略股票运行中的强大想象因素,一定会遭遇灾难。因为他们的判断是基于事实和数据这两个基本维度,而他们参与的这场游戏却是在情绪的第三维和梦想的第四维上展开的。
——《对冲基金风云录》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市场热点:疫情影响下,车企也难熬
昨天(15日),上汽集团发消息称,当前正按照相关防疫要求,为复工复产做好相关准备;
在此之前,华为智能汽车BU的CEO余承东也在微信朋友圈一度发文称,如果上海等地不能及时的复工复产,5月后疫情涉及的产业链会面临全面停产的危机。
这意味着什么呢?
疫情影响下,汽车供应链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一方面,工人工厂因为防疫政策无法开工,导致上游汽车零部件和下游车企的生产一度陷入停工状态;
另一方面,疫情在多地散点爆发,跨省物流也是困难重重,比如在疫情严重的上海地区,不仅车企需要的原材料无法进来,而且上海车企要发往外地的产品也发不出去。
根据乘联会测算,上海等地的疫情预计会给汽车行业带来20%的减产损失,其中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受到的影响较大。
另外,汽车消费端也不乐观——
此次疫情爆发地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这里不仅聚集了大众、通用、特斯拉等品牌整车工厂,还有全球零部件百强企业,可以说是占据了整个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地位。
如果疫情持续扩大下去,将会影响到国内整个汽车产业的销量。受油价高的影响,新能源车越来越受欢迎,但从最近上海疫情来看,疫情管控下极大地降低了4S店的到店率和成交率。
这有什么影响?
一方面,疫情影响对车企尤其是新能源的交付量,很有可能产生影响,据乘联会预计4月的国内汽车市场零售销量将会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的生存压力也因为疫情而加大,不少人的房贷月供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收入上难免会受到影响,也会降低购车或者换车预期。
二、行业动态:银行的拨备率要降了
在最近召开的国常会上,提到了一条有关银行业利润的说法,表示「要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
这意味着什么呢?
拨备覆盖率,就是为了控制不良资产风险的发生,监管层会要求银行提前拿出一笔钱,来覆盖这份潜在的不良资产,银行拿出的这笔钱和最终坏账的比例,就是拨备覆盖率。
它等于贷款损失准备(拨备)/不良贷款余额。
降低拨备覆盖率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是压低分子,降低贷款损失准备。
银行的税前利润是要扣掉减值损失(拨备)的,减少贷款损失准备,相当于增厚了银行利润;
第二种是抬高分母,增加不良贷款余额,让银行提高对不良贷款的容忍度,捏着鼻子把不想放的贷也放出去。
不过,在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要"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定调。如果要求银行主动增加坏账,那过去几年大规模处置不良贷款的成果就付诸东流了,这应该不是高层希望看到的。
所以,更大的可能性还是压低分子、释放利润,引导银行将释放的利润让利给实体的部分,这样银行才有资本去放贷(利润计入资本,监管对银行有资本充足率要求)。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政策能够落地的话,今年银行业的利润应该不会像2020年一样亏损,还是会增长的。
再加上之前多次提到的「宽信用」,银行贷款的业务规模大概率会扩大,板块还是值得期待的。
相比之下,可以优先考虑长三角地区市值不大的优质小银行,一方面他们的信贷质量还是不错的,另一方面也有一定业绩弹性,不过在投资时需要考虑估值情况。
拓展阅读:一直被「低估」的银行股,值得投资吗?
三、生活财经:70城房价出炉,跌的城市变少了
昨天(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3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变动情况。总得来说,上个月的房市还是比较稳定的,新房和二手房的跌幅和涨幅都收窄了。
数据有哪些亮点呢?
先来看看整体情况——
房价下跌的城市变少了。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38个和45个,比上月分别减少2个和12个。
从结构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涨幅收窄,二三线城市仍在环比下跌。
一线城市中,北京、上海和深圳的新房价格相比上个月,涨幅分别上涨0.4%、0.3%和0.8%,广州下降0.1%。
这其中,北京房市的复苏尤其亮眼。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北京看房人数大增,新房成交面积同比上涨了7%。看来,黄金地段的房产仍然是抢手的「香饽饽」。
图片来源:中指数据
在二手房价格的涨幅上,北京仍然领跑,环比上涨了1.2%,深圳成为一线城市中唯一相比上个月下跌的城市(环比下降0.3%)。
再来看看二三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都有下跌的趋势,降幅开始收窄了,但城市间的分化很剧烈——
像大理和秦皇岛,尽管发布了稳楼市的政策,但新房价格同比还是跌幅都超过了5%;而重庆、银川、杭州等热点城市还保持着同比上涨的趋势。
这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呢?
据统计,一季度,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高达157次,平均每天便有近2次,刷新历史同期记录。出台政策的包括上海、广州、福州等热点城市,围绕促进刚需和改善需求。
但从政策效果上看,因为疫情影响出行,加上2021年市场过于冷清,买房者的信心还没恢复,市场还是有些萎靡。
市场预计,接下来1-2个月间,政策还会继续加码。在满足买房刚需者正常需求的同时,也要在疫情封城的影响下,让房地产来帮忙撑一撑,完成今年设定的GDP目标(增速5.5%)。
三、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央行宣布「降准」:
昨天,央行公告从4月2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央行表示,这次降准一是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二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预计此次降准可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发改委:积极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
近期,发改委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提到了要从基建、制造业和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入手,扩大有效投资,包括重大项目、医疗卫生、老旧小区改造、保障粮食的投入等。同时,会上还重点提到了新建大数据中心,预计「十四五」期间大数据中心投资每年增长超过20%,撬动资金达3万亿。
油价迎来今年首降:
据国家发改委通知,昨晚24时起,每吨汽油下调545元,每吨柴油下调530元。这是2020年3月17日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单次最大降幅。本轮调价后,95号汽油将重回8元时代。折算下来,一辆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车,调价后加满一箱油将少花21.5元左右。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了解疫情之下的车企困境;然后为你解读了降低拨备的影响,最后和你聊了聊70城房价。
70元入市赚200亿,聊聊日本股神「是川银藏」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最后推荐一篇精选的【晚上聊财经】,欢迎点击文字区链接收看。
周末愉快,周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