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金句:
在别人都沮丧卖出的时候买入,在别人都贪婪买入的时候卖出,这要求你有极大的勇气,也会给予你极大的回报。
——约翰.邓普顿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宏观数据:房价不掉头,政策出新招
上周五(12月15日),11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
这意味着什么?
先来瞄一眼数据,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继续增长——
和上个月相比,房价继续下跌。各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都往下掉,其中一线新房降幅不变,只有上海新房还能微涨;三线新房降幅收窄了点。其他降幅都扩大,一线二手房跌得最猛。
和去年11月份相比,新房比二手房好看点。二手房房价整体下跌,一线降幅扩大得最猛;除了三线,新房房价上涨,但涨幅都变小了。
再看看房企的销售开发情况,「竣工强开工弱」。销售金额同比降幅扩大,不过比上个月好点,但主要是面积带起来的。开发投资也是一样,但11月份小小好转了一些,新开工面积同比(+4.67%)增加,这也是21年4月以来首次月度转正。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总的来说,房地产市场正在「以价换量」,大趋势还是向下,但部分指标有所改善。政策上,北京上海终于在巨大的压力下出了新招,下调首付比、延长贷款期限等。购房门槛放松了,或许可以拉动一波刚需和改善房需求。
明年,地产政策上大概还是宽松支持的。最近一直强调不同所有制房企要「一视同仁」,或许未来房企能得到一波资金支持,不过最近还没有看到实质效果,还得再观察观察。
投资上,中长期来看,大的配置机会估计要等供应端出清完成。可以继续关注关注房企现金流改善、地产销售数据趋势性往上走等底部信号。
二、市场热点:餐饮服装出奇招,其他还得加把劲儿
昨天(15日),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的社零数据,同比增长10.1%,连续第4个月回升,前11个月社零同比增长7.2%,但都不及预期。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简单科普一下,社零的大名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卖出「一篮子」实物商品的收入,一般每月14、15号发布。
11月消费数据整体来说不及预期,在去年低基数的前提下,同比涨幅虽然看似不错,但剔除这一影响后,消费修复实际上是放缓了。
来详细说说11月的具体数据——
餐饮服装消费给力。11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5.8%,服装等品类同比增长22%,因为出疫情后,大家的消费心态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品质的改善,所以刚需品韧性较强,吃喝玩乐等服务消费的热度也挺高,汽车消费比上个月有所好转,同比增速恢复到了14.7%。
线上以量取胜:线上消费数据也不错,同比增长11%,比前两个月增速高了不少,不过「双十一」的件量相比之下增长更多,总体还是靠量拉上来的。
住房相关继续下跌:住房类消费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同比降幅再次扩大,11月同比下降10.4%,10月份是4.8%,扩大了不少。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这份数据总体不算好,说明老百姓们还是不太愿意消费,原因大概是,现在经济修复过程比较曲折,导致咱们对未来收入的信心不是很高。
不过政策效果还是能看到的,这两个月在政策和车企促销的双重作用下,汽车销售明显增加,说明未来政策方面还可以再加把劲~。
三、生活财经:这些日常消费,能省则省~
一周过去了,股票账户不忍心看,咱们还是说点生活中少花钱的方法吧,毕竟省到就是赚到。
这意味着什么呢?
和大家分享几个我用过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买药用外卖,价格省一半。药店的药价真的挺高的,像眼药水卖50、感冒药卖40、消化用的口服液60,而同样的商品网上买,价格只要一半多点。
所以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买药,不妨先上网瞄一眼,加上现在配送快,半小时能送上门,不会耽误事。
另外,上海地区的小伙伴有个额外福利,外卖平台支持用医保卡买药,直接搜「医保买药」,选择开通试点的药店、和可以医保支付的药品就行了~
图源:饿了么「医保买药」介绍
线下消费,先上网搜搜。很多公司会给员工发消费卡、或是有内部价,员工用不完,就会放到网上(淘宝、闲鱼)赚外快。比如我买过的奶茶,可以打7折;汉堡店的套餐,可以打半折,超级划算。
当然,咱们也要留意链接的风险,可以挑选成交量大的店铺或卖家~
定期清理自动扣费。一般来说「连续包月」比较便宜,很多朋友为了追剧,就开通了会员,之后不看剧了,又忘了取消,这样其实会被「偷」走挺多钱的。
咱们可以定期在微信、支付宝中检查并取消,另外,别忘记帮父母也检查下哦~
*微信: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自动续费。
支付宝:我-右上角设置-支付设置-自动扣款。
iphone:设置-Apple ID-媒体与购买项目-订阅-取消订阅
这有什么影响呢?
最近的股市波动,真是感受到啥叫「股市里挥金如土,生活中缝缝补补」。不过,既然我们无法控制涨跌,不如把下跌带来的「痛苦」转化成省钱的动力。
这个月我在尝试斯多葛主义中的「消极想象」,意思是可以去设想生活中最坏的结果,由此改变对现状的认知,感受幸福。平时我每月消费近3000,这个月设定在1000元,希望能控制喝咖啡、买零食这样的「拿铁因子」,顺带减个肥~目前感觉不错,既省钱了还获得了成就感,你也可以试试哦~
好啦,你还有什么实用的生活小窍门呢?赶紧在留言说说吧~
四、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本月不降息:
昨天(15日),央妈继续向市场「放水」,净投放8,000亿人民币,是有记录以来放水最多的一次,MLF利率继续维持不变。最近CPI、PPI数据都不太好,咱们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是很突出,不过央妈还是选择了加大放水量,本月的LPR估计也不会降,降息降准的期望要等明年了。
工业增长超预期:
昨天,统计局发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它可以用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11月数据同比增长6.6%,增速创21个月新高,超出市场预期。从投资主体看,国企是绝对的主力;分行业看,汽车、船舶、计算机通信等领域的增速靠前。总的来看,各类产业政策落地、加上地方政府的推进,工业生产保持稳健复苏的态势。
股票回购更方便:
昨天,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提高了公司回购的便利度。一是降低触发门槛,原来下跌30%才能买自家股票,现在跌20%就行;二是新增1条规定,如果股价在一年内腰斩,也可以回购。同时,鼓励公司回购注销,提振股价;并且对那些说了要回购,结果没回购(忽悠式回购)的公司给予警告和处罚。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讨论了房价数据,然后带你了解了社零数据,最后和你聊了聊1个特殊的保本产品。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周末愉快~
金句:
在别人都沮丧卖出的时候买入,在别人都贪婪买入的时候卖出,这要求你有极大的勇气,也会给予你极大的回报。
——约翰.邓普顿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宏观数据:房价不掉头,政策出新招
上周五(12月15日),11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
这意味着什么?
先来瞄一眼数据,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继续增长——
和上个月相比,房价继续下跌。各线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都往下掉,其中一线新房降幅不变,只有上海新房还能微涨;三线新房降幅收窄了点。其他降幅都扩大,一线二手房跌得最猛。
和去年11月份相比,新房比二手房好看点。二手房房价整体下跌,一线降幅扩大得最猛;除了三线,新房房价上涨,但涨幅都变小了。
再看看房企的销售开发情况,「竣工强开工弱」。销售金额同比降幅扩大,不过比上个月好点,但主要是面积带起来的。开发投资也是一样,但11月份小小好转了一些,新开工面积同比(+4.67%)增加,这也是21年4月以来首次月度转正。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总的来说,房地产市场正在「以价换量」,大趋势还是向下,但部分指标有所改善。政策上,北京上海终于在巨大的压力下出了新招,下调首付比、延长贷款期限等。购房门槛放松了,或许可以拉动一波刚需和改善房需求。
明年,地产政策上大概还是宽松支持的。最近一直强调不同所有制房企要「一视同仁」,或许未来房企能得到一波资金支持,不过最近还没有看到实质效果,还得再观察观察。
投资上,中长期来看,大的配置机会估计要等供应端出清完成。可以继续关注关注房企现金流改善、地产销售数据趋势性往上走等底部信号。
二、市场热点:餐饮服装出奇招,其他还得加把劲儿
昨天(15日),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的社零数据,同比增长10.1%,连续第4个月回升,前11个月社零同比增长7.2%,但都不及预期。
这意味着什么呢?
先简单科普一下,社零的大名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卖出「一篮子」实物商品的收入,一般每月14、15号发布。
11月消费数据整体来说不及预期,在去年低基数的前提下,同比涨幅虽然看似不错,但剔除这一影响后,消费修复实际上是放缓了。
来详细说说11月的具体数据——
餐饮服装消费给力。11月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5.8%,服装等品类同比增长22%,因为出疫情后,大家的消费心态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品质的改善,所以刚需品韧性较强,吃喝玩乐等服务消费的热度也挺高,汽车消费比上个月有所好转,同比增速恢复到了14.7%。
线上以量取胜:线上消费数据也不错,同比增长11%,比前两个月增速高了不少,不过「双十一」的件量相比之下增长更多,总体还是靠量拉上来的。
住房相关继续下跌:住房类消费中,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同比降幅再次扩大,11月同比下降10.4%,10月份是4.8%,扩大了不少。
这有什么影响呢?
这份数据总体不算好,说明老百姓们还是不太愿意消费,原因大概是,现在经济修复过程比较曲折,导致咱们对未来收入的信心不是很高。
不过政策效果还是能看到的,这两个月在政策和车企促销的双重作用下,汽车销售明显增加,说明未来政策方面还可以再加把劲~。
三、生活财经:这些日常消费,能省则省~
一周过去了,股票账户不忍心看,咱们还是说点生活中少花钱的方法吧,毕竟省到就是赚到。
这意味着什么呢?
和大家分享几个我用过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买药用外卖,价格省一半。药店的药价真的挺高的,像眼药水卖50、感冒药卖40、消化用的口服液60,而同样的商品网上买,价格只要一半多点。
所以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买药,不妨先上网瞄一眼,加上现在配送快,半小时能送上门,不会耽误事。
另外,上海地区的小伙伴有个额外福利,外卖平台支持用医保卡买药,直接搜「医保买药」,选择开通试点的药店、和可以医保支付的药品就行了~
图源:饿了么「医保买药」介绍
线下消费,先上网搜搜。很多公司会给员工发消费卡、或是有内部价,员工用不完,就会放到网上(淘宝、闲鱼)赚外快。比如我买过的奶茶,可以打7折;汉堡店的套餐,可以打半折,超级划算。
当然,咱们也要留意链接的风险,可以挑选成交量大的店铺或卖家~
定期清理自动扣费。一般来说「连续包月」比较便宜,很多朋友为了追剧,就开通了会员,之后不看剧了,又忘了取消,这样其实会被「偷」走挺多钱的。
咱们可以定期在微信、支付宝中检查并取消,另外,别忘记帮父母也检查下哦~
*微信: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自动续费。
支付宝:我-右上角设置-支付设置-自动扣款。
iphone:设置-Apple ID-媒体与购买项目-订阅-取消订阅
这有什么影响呢?
最近的股市波动,真是感受到啥叫「股市里挥金如土,生活中缝缝补补」。不过,既然我们无法控制涨跌,不如把下跌带来的「痛苦」转化成省钱的动力。
这个月我在尝试斯多葛主义中的「消极想象」,意思是可以去设想生活中最坏的结果,由此改变对现状的认知,感受幸福。平时我每月消费近3000,这个月设定在1000元,希望能控制喝咖啡、买零食这样的「拿铁因子」,顺带减个肥~目前感觉不错,既省钱了还获得了成就感,你也可以试试哦~
好啦,你还有什么实用的生活小窍门呢?赶紧在留言说说吧~
四、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本月不降息:
昨天(15日),央妈继续向市场「放水」,净投放8,000亿人民币,是有记录以来放水最多的一次,MLF利率继续维持不变。最近CPI、PPI数据都不太好,咱们需求不足的问题还是很突出,不过央妈还是选择了加大放水量,本月的LPR估计也不会降,降息降准的期望要等明年了。
工业增长超预期:
昨天,统计局发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它可以用来判断短期工业经济的景气程度。11月数据同比增长6.6%,增速创21个月新高,超出市场预期。从投资主体看,国企是绝对的主力;分行业看,汽车、船舶、计算机通信等领域的增速靠前。总的来看,各类产业政策落地、加上地方政府的推进,工业生产保持稳健复苏的态势。
股票回购更方便:
昨天,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提高了公司回购的便利度。一是降低触发门槛,原来下跌30%才能买自家股票,现在跌20%就行;二是新增1条规定,如果股价在一年内腰斩,也可以回购。同时,鼓励公司回购注销,提振股价;并且对那些说了要回购,结果没回购(忽悠式回购)的公司给予警告和处罚。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讨论了房价数据,然后带你了解了社零数据,最后和你聊了聊1个特殊的保本产品。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