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金句:
与你的恶习作斗争,与你的邻居和睦相处,每个新的一年,你都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本周回顾:2023年,你的收益如何?
昨天(12月29日)是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纵观今年的资产价格,总得来说「外热内冷」。
来回顾一下贯穿全年的大事件——
国际上,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导致债券市场大跌,引起了硅谷银行、瑞信倒闭的风险事件,好在美国、瑞士政府及时提出兜底方案,防止风险外溢。
随着ChatGPT的走红,AI成为全球投资亮点。入股了OPENAI团队的微软,拿到新时代的入场券;作为AI「基础设施」的提供商,英伟达股价翻番。科技股的不错成绩,带动纳斯达克指数一年涨了50%。
国内,疫情之后,经济短暂复苏,但4月之后,随着消费走弱,房价、股价进入下跌轨道。除了AI、小程序、中小股票偶有表现,汽车、光伏、猪企等多个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使得大盘从低估跌到了更低估的位置。
年底,伴随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北向资金重新归来,市场稍有起色。但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指数,今年还是跌了11%,连续三年下跌。
不少机构认为目前是「弱现实」碰上「更弱的预期」,明年股市不一定会差。而经济、投资都有自己的涨跌周期,相信冬天终将过去。
再来说说冬天可以「教会」我们什么——
去年疫情后,我家常备口罩、应急医药箱,防范突发风险;家里人定期体检,预防肺部感染的后遗症。
熊市亦是如此。有朋友意识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原来想赚钱不是非要买股票,债券、存款打底也很香;想要买股票,不是只有A股可选,全球市场也能为我们所用。
对于未来,我们不知道会有哪些大事发生,但大事一定会发生。用资产配置对抗不确定,是咱们财富稳健增长的一个好方法~
你的收益如何呢?对于今年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投资顺利~
二、市场热点:央妈四季度例会,有啥亮点?
前天(28日),央行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货政例会通稿。
这意味着什么?
跟三季度比,这次的「新说法」基本是跟着之前的重要会议做了改动。咱来梳理一下重点信息——
宏观环境有变化:新增「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还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新增)等挑战;外部,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
稳汇率、稳地产:近期咱的汇率压力降低不少,人民币升值到7.1。不过四季度例会对汇率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再次强调防止大家因为恐慌,抢着兑换外币(「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
地产方面着墨也比较多,主要是沿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一个调整是,将保障房放在了三大工程之首,之前是第三位。
在当前商品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保障房既可以发挥土地财政托底作用,也可以稳住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同时,保障房也算政府对居民端的「让利」,降低房租、房价,长期看有利提振内需。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整体上,有了前几次重要会议的铺垫,央妈四季度例会的增量信息不多。
结合近来重要会议和央妈年末多次超量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央妈放水工具之一)但利率不动的举措来看,接下来,货币政策的「任务」估计主要是防风险(包括汇率、地产)和关注资金空转(降准类的举措可能偏慎重)。
投资上,央妈提到,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新增)、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力度。这些方向可以找找机会。
三、生活财经:今年这3项科技,改变了你我的生活
今年出现了不少和咱们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改变世界的科技。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吧。
首先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就是潜力无穷的AI大模型。
今年,AI大模型横空出世,在全球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热潮。科技巨头们纷纷打响「千模大战」,国外有OpenAI的ChatGPT-4;国内有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
AI大模型有优秀的语义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大家的问题并给出答案,开始从以前的「人工智障」变得越来越像人,这项技术一旦成熟之后,咱们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其次是帮助大家「无痛减肥」的减肥药。
今年,原本被用于糖尿病的降糖药司美格鲁肽成为了「减肥神药」,被证实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及减重的作用,不少名人都为它「站台」。等普及开来,咱们「无痛减肥」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最后,「遥遥领先」的华为可以算是国人之光。
过去四年,美国对华为实施了四轮制裁,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关键技术和产品,例如芯片和软件等。但在今年,华为在重重压力下,发布了Mate60 pro手机,正式突破了美国的封锁,为咱们国人争光。
这有什么影响呢?
在这个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变化,不少人也因此产生了焦虑,觉得自己很快就会被人工智能代替。
但只要咱们保持不断学习、尝试新事物的心态,相信大家一定能在这股「激流」中站稳脚跟、保持优势~
四、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獐子岛的扇贝没法跑了:
前天(12月28日),最高检召开发布会,对今年金融检察方面的工作做了总结。其中,「扇贝跑路」的獐子岛因为违规披露重要信息被当成了案例,被告人数罪并罚,已经被追究刑事责任。今年以来,已经有138家A股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比去年增长79%,政府的监管做得更到位了,咱们投资时也能更放心~
房贷利率要下调:
从下周开始,选择将每年1月1日定为「重定价日」、并且是在今年6月20日以前定价的存量房贷利率,即将下调了,这和今年9月底开始的调降存量房利率并不冲突。这次的下调无需咱们手动操作,还贷日就能看到多省的钱了。而且,因为前段时间下调了存款利率,明年很有可能再次降息。
个税抵扣最后2天:
个税抵扣是国家给予的减免个税的福利,只要符合要求就能少交点税、多拿点钱。2024年的个税专项扣除的填报工作到这周日就要结束了,还没有操作的朋友记得操作一下哦。另外,一些税率高(例如税率≥25%)朋友可以考虑缴纳个人养老金(最高12000元/年)来省税,截止日期也是这周日,大家快行动起来吧~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讨论了2023年大事件,然后带你了解了央行的例会,最后和你聊了聊今年改变生活的3项科技。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谢谢大家过去一年的陪伴,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同行,慢慢变富~
金句:
与你的恶习作斗争,与你的邻居和睦相处,每个新的一年,你都会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
你好,欢迎收听简七周报!
一起看看本周发生了哪些大事,希望我的解读,能让你收获有用又易懂的理财知识,逐渐培养经济敏感度。
一、本周回顾:2023年,你的收益如何?
昨天(12月29日)是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纵观今年的资产价格,总得来说「外热内冷」。
来回顾一下贯穿全年的大事件——
国际上,美联储的激进加息,导致债券市场大跌,引起了硅谷银行、瑞信倒闭的风险事件,好在美国、瑞士政府及时提出兜底方案,防止风险外溢。
随着ChatGPT的走红,AI成为全球投资亮点。入股了OPENAI团队的微软,拿到新时代的入场券;作为AI「基础设施」的提供商,英伟达股价翻番。科技股的不错成绩,带动纳斯达克指数一年涨了50%。
国内,疫情之后,经济短暂复苏,但4月之后,随着消费走弱,房价、股价进入下跌轨道。除了AI、小程序、中小股票偶有表现,汽车、光伏、猪企等多个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使得大盘从低估跌到了更低估的位置。
年底,伴随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北向资金重新归来,市场稍有起色。但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盘指数,今年还是跌了11%,连续三年下跌。
不少机构认为目前是「弱现实」碰上「更弱的预期」,明年股市不一定会差。而经济、投资都有自己的涨跌周期,相信冬天终将过去。
再来说说冬天可以「教会」我们什么——
去年疫情后,我家常备口罩、应急医药箱,防范突发风险;家里人定期体检,预防肺部感染的后遗症。
熊市亦是如此。有朋友意识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原来想赚钱不是非要买股票,债券、存款打底也很香;想要买股票,不是只有A股可选,全球市场也能为我们所用。
对于未来,我们不知道会有哪些大事发生,但大事一定会发生。用资产配置对抗不确定,是咱们财富稳健增长的一个好方法~
你的收益如何呢?对于今年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祝大家在新的一年投资顺利~
二、市场热点:央妈四季度例会,有啥亮点?
前天(28日),央行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货政例会通稿。
这意味着什么?
跟三季度比,这次的「新说法」基本是跟着之前的重要会议做了改动。咱来梳理一下重点信息——
宏观环境有变化:新增「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还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新增)等挑战;外部,通胀出现「高位回落趋势」。
稳汇率、稳地产:近期咱的汇率压力降低不少,人民币升值到7.1。不过四季度例会对汇率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再次强调防止大家因为恐慌,抢着兑换外币(「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
地产方面着墨也比较多,主要是沿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说法。一个调整是,将保障房放在了三大工程之首,之前是第三位。
在当前商品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保障房既可以发挥土地财政托底作用,也可以稳住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同时,保障房也算政府对居民端的「让利」,降低房租、房价,长期看有利提振内需。
这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整体上,有了前几次重要会议的铺垫,央妈四季度例会的增量信息不多。
结合近来重要会议和央妈年末多次超量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央妈放水工具之一)但利率不动的举措来看,接下来,货币政策的「任务」估计主要是防风险(包括汇率、地产)和关注资金空转(降准类的举措可能偏慎重)。
投资上,央妈提到,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新增)、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力度。这些方向可以找找机会。
三、生活财经:今年这3项科技,改变了你我的生活
今年出现了不少和咱们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改变世界的科技。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吧。
首先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就是潜力无穷的AI大模型。
今年,AI大模型横空出世,在全球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热潮。科技巨头们纷纷打响「千模大战」,国外有OpenAI的ChatGPT-4;国内有百度的文心一言,阿里的通义千问。
AI大模型有优秀的语义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大家的问题并给出答案,开始从以前的「人工智障」变得越来越像人,这项技术一旦成熟之后,咱们的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其次是帮助大家「无痛减肥」的减肥药。
今年,原本被用于糖尿病的降糖药司美格鲁肽成为了「减肥神药」,被证实能够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达到控制血糖及减重的作用,不少名人都为它「站台」。等普及开来,咱们「无痛减肥」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最后,「遥遥领先」的华为可以算是国人之光。
过去四年,美国对华为实施了四轮制裁,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关键技术和产品,例如芯片和软件等。但在今年,华为在重重压力下,发布了Mate60 pro手机,正式突破了美国的封锁,为咱们国人争光。
这有什么影响呢?
在这个科技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变化,不少人也因此产生了焦虑,觉得自己很快就会被人工智能代替。
但只要咱们保持不断学习、尝试新事物的心态,相信大家一定能在这股「激流」中站稳脚跟、保持优势~
四、其他值得关心的事儿
獐子岛的扇贝没法跑了:
前天(12月28日),最高检召开发布会,对今年金融检察方面的工作做了总结。其中,「扇贝跑路」的獐子岛因为违规披露重要信息被当成了案例,被告人数罪并罚,已经被追究刑事责任。今年以来,已经有138家A股上市公司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比去年增长79%,政府的监管做得更到位了,咱们投资时也能更放心~
房贷利率要下调:
从下周开始,选择将每年1月1日定为「重定价日」、并且是在今年6月20日以前定价的存量房贷利率,即将下调了,这和今年9月底开始的调降存量房利率并不冲突。这次的下调无需咱们手动操作,还贷日就能看到多省的钱了。而且,因为前段时间下调了存款利率,明年很有可能再次降息。
个税抵扣最后2天:
个税抵扣是国家给予的减免个税的福利,只要符合要求就能少交点税、多拿点钱。2024年的个税专项扣除的填报工作到这周日就要结束了,还没有操作的朋友记得操作一下哦。另外,一些税率高(例如税率≥25%)朋友可以考虑缴纳个人养老金(最高12000元/年)来省税,截止日期也是这周日,大家快行动起来吧~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
我们一起讨论了2023年大事件,然后带你了解了央行的例会,最后和你聊了聊今年改变生活的3项科技。
感谢观看(收听)简七周报,喜欢本期内容的话,欢迎分享给朋友免费收听~
谢谢大家过去一年的陪伴,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同行,慢慢变富~